胡焕庸:以地称人谱一线 科学家根本的任务就在于认识世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稳定性的东西。胡焕庸线最本质就是找到了刻画中国人口空间形态的一个最为简洁的方式,最大的意义是在认识论上。从学术贡献上讲,胡焕庸线是胡焕庸的成就之一,而他也因此开创了中国人口地理学科,中国地理学会甚至认为他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人口地理学,他带动了整个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从胡焕庸线被发现到现在,整整80年
1月10日,由华夏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的“从古典重新开始——‘经典与解释’丛书十五年350种出版纪念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召开。“经典与解释”自2000年策划以来,已经走过15个年头,陪伴一批青年人完成了古典通识的必修课。会上,主编刘小枫教授、甘阳教授发表了“从古典重新开始”的主旨演讲,诸多知名学者就“马克思与古典传统”、“中学源流与当今时代”、“西学源流与当今时代”三个
日前,华东师大首届教学贡献奖得主受到表彰。这是该校迄今为止设立的最高层次的教学奖励项目,其中杰出教学贡献奖每人10万元,优秀教学贡献奖每人5万元。此举获得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也得到了舆论的一致赞誉。 每当有人批评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就一定有人站出来辩解,“不能把科研和教学割裂对立,科研能够促进教学,科研好的教师,教学往往也更好”。然而现实的情况常常是,高校过度倾斜科研的考核和激励机制
编者按:世界知名城市都有他们的文化象征。其中最深入人心、最具有城市个性具象意义的,往往是城市名人。即日起,我们推出“上海文学艺术奖”获奖者专访,走进大师的日常生活,并请他们为青年人开出书单,对青年学子谈谈他们最想说的心里话。 图片说明:长风公园的那片湖水是钱谷融先生最爱的,每天下午他都会拄着拐杖,精精神神地来湖边散步。(朱恬 摄)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北王南钱”声誉卓著,“南钱”指
1月10日,由上海市老教授协会主办、华东师大老教授协会承办的“上海老教授教育论坛”在我校中山北路校区逸夫楼报告厅举行。教育部原副部长周远清,中国老教授协会会长徐锡安,上海市教委副主任陆靖,上海市老教授协会会长王生洪,常务副会长黄鼎业、汤传明,顾问兼副会长王宗光、王行愚、方林虎、戴炜栋、周箴,我校校长陈群、副校长梅兵,以及各高校老教授协会会长、特邀代表等共160余人出席会议。 上海老教授教育
2014年的最后一天,东方早报与上海高校智库“亚太合作与治理研究中心”举办了第三期“外交学人政策坊”,学者在本次“政策坊”提出了2015年亚太地区十大趋势和六大风险。 参加学者 宋国友 “亚太合作与治理中心”常务副主任 吴心伯 上海高校智库“亚太合作与治理中心”主任 李开盛 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杨成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陈志敏
“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海宁高级中学校长周彬在得知自己获得“海宁市荣誉市民”称号后,语气兴奋中有点凝重。 根据浙江省海宁市市长戴锋的提请,海宁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决定:授予周彬“海宁市荣誉市民”称号。 根据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地方人大常委会具有授予地方荣誉称号的职权。2002年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具体办法并开展这项工作。“海宁市荣誉市民”称号
“看了电视剧《红高粱》,刺激很大。一流的小说原著,一流的电视剧导演,一流的演员,合成电视剧后,却成了年末'神剧'。这让我再次感到当下的经典改编电视剧问题之大。” 日前看了电视剧《红高粱》,刺激很大。这是1980年代的、进入文艺史的经典作品,没有偶像剧潜力,更不可能有宫斗素材,但是,改编成60集电视剧之后,却要装下所有类型剧的戏码:言情、抗战、宫斗等等。一流的小说原著,一流的电视剧导演
“上海有非常伟大的文化遗产,我们现在却拱手让给好莱坞和粉丝电影来表达。”在昨天召开的第三次上海文艺双月座谈会上,6位上海文艺评论家、作家、编剧聚集一堂,从创作和题材两方面入手,深入探讨如何进一步繁荣上海影视创作。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文艺评论家毛尖呼吁,上海要取回自己的资源,文化上海和历史上海是可以合流的。而 《收获》 杂志执行主编程永新更建议,上海应该可以打造自己的“剧本工厂”。 聚焦1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存在,验证了仁者寿,但驳斥了寿多则辱。——2015年1月13日,是他110岁生日。2015年1月10日,何方、陈丹晨、秦伯益、杨天石等学人和周有光家人在首都图书馆齐聚一堂,以文化巨擘世界公民——周有光110岁华诞座谈会的形式为其祝寿。 座谈会由搜狐文化中心、首都图书馆等联合主办,由《财经》杂志主笔马国川主持。20多名与会学人纷纷发言,探讨周有光的治学精神、高寿之道
1月13日下午,华东师大首届教学贡献奖颁奖仪式举行。当晚,副校长郭为禄和本届杰出教学贡献奖得主之一、地理科学学院教授郑祥民做客上海电视台《夜线约见》栏目,讲述奖项背后的故事。 通讯记者|万姗姗 来源|新闻办
1月13日下午,我校校首届教学贡献奖9名得主将受到表彰。这是华东师大迄今为止设立的最高层次的教学奖励项目,其中杰出教学贡献奖每人10万元,优秀教学贡献奖每人5万元。这一表彰形式在上海高校中尚属首创。该活动引发了媒体广泛报道,现将有关内容摘编如下: 评选高标准严要求 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如何激励教师投入本科教学,让全身心投入在三尺讲台给本科生讲课的老师,能得到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奖励,是高校
“上海的影视创作,怎么样才能在选题质量和制作水平上再上一个台阶?”昨日,第三次上海文艺评论双月座谈会在沪召开,上海影视创作成为焦点话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文艺评论家毛尖,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文艺评论家吕晓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文艺评论家汪涌豪,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文艺评论家郏宗培,上海市职工创作中心副主任、著名编剧贾鸿源,《收获》执行主编、作家、评论家程永新等六位文艺评论家和专家
共有 23,70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1 页 当前第 1,21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