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媒体关注丨总规模相当于《四库全书》!“新子学”《子藏》工程第七批成果成书275册

2025年11月23日


  中国诸子研究院15年来累计发布《子藏》7批成果,立体推进“新子学”研究与中华文脉传承

  从《子藏·晏子春秋》《子藏·墨子》《子藏·鬼谷子》《子藏·荀子》到《子藏·刘子》,《子藏》工程第七批成果11月22日在沪发布。这批成果规模宏大,共收录21个子系列、962种文献,整合为精装16开的275册,内容涉及儒家、墨家和杂家,另设综合编收录诸子学综合研究文献,弥补了目前学术界墨家、杂家、综合类文献等方面资料文献欠缺的不足,为构建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提供了扎实文献根基。

第七批《子藏》。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子藏》工程自2010年启动,至今持续推进已15年。这一由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诸子研究院主持编纂的大型古籍整理与研究项目,堪称我国古籍整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基础性学术工程。《子藏》从最初的文献影印,到后来的“子藏学”、“诸子研究丛书”、《中国诸子学通史》,最终落脚到“新子学”,其影响和价值已经远远超越文献本身。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副总编张爱芳透露,待《子藏》全书编纂完毕后,其总规模将与《四库全书》相当。未来,出版社还将与总编纂团队合作,陆续推出《子藏》书目提要、《子藏》总目提要、《子藏》数据库等一系列衍生项目。

总编纂方勇。

  中国诸子研究院院长、《子藏》总编纂方勇教授表示,诸子文献所承载的思想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座高峰,对后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有鉴于此,《子藏》项目的宗旨,远不止于文献整理,更在于通过重新界定子学边界、系统梳理文献,推动子学从两千多年来相对‘隐匿’的状态,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积极参与中华文化与文明的再构,以子学精神重塑中华文化自信。”

第七批《子藏》。

  方勇认为,《子藏》与《中国诸子学通史》及“新子学”三者相互依存,在当前的诸子学研究大厦中,既成三足鼎立之态,共同推动了诸子学深度参与到当前中华文化之重构的事业。

学术讨论。

  专家学者对《子藏》工程及“新子学”方向给予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曹峰赞叹这项工程为“前无古人的宏伟工程”,特别赞赏方勇教授以“新子学”激活传统思想的学术自觉,“这对于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化具有引领作用。”

  作为《子藏》工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上海财经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成吒认为,在AI技术高速发展并深刻影响当下学术发展方式的今天,其“全”与“精”的遴选标准和大批成果的不断发布,将为AI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文献支持。


阅读原文


记者解放日报 徐瑞哲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丨王越月

编审丨戴琪


更多阅读:

人民日报客户端丨中国诸子研究院发布《子藏》第七批成果

中国新闻网丨《子藏》第七批成果在沪亮相 立体推进“新子学”研究与中华文脉传承

上观新闻丨【文汇报】规模宏大!《子藏》第七批成果在沪发布,全书总规模与《四库全书》相当

文汇报 头版报眼丨收录21个子系列、962种文献,整合为精装16开275册——《子藏》工程第七批成果在沪发布

解放日报丨《子藏》工程第七批成果在沪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