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宝钢教育奖评审结果近日揭晓,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李政涛教授荣获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仅10人,我校是唯一上榜的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王军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贺樑教授、体育与健康学院陈泷荣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2025年度宝钢教育奖颁奖仪式李政涛(右三)
宝钢教育奖设立于1990年,以“奖掖优秀人才,力行尊师重教,推动产学合作,支持教育发展”为宗旨,从最初的14所大学1家单位,逐步扩大到覆盖国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77所评审高校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国冶金教育学会2家评审单位,共涉及高校120余所,被公认为我国高等院校中分布面广、奖励总额多、荣誉度高、深受师生看重的全国性奖项之一。至今华东师大已有135位教师获得宝钢教育奖,其中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4位、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2位。
一起来看特等奖获奖者李政涛教授的育人故事!

李政涛讲授《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教育学》
|创课堂:打造教育学思维盛宴
作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东师大教育学原理教学改革带头人,李政涛将站在教学一线授课和进行教学改革视为教师的根本使命,连续为本科生、硕博生开设《教育学原理》《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教育学》课程。
他以“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为育人理想,以培养中国自主教育学知识体系的自觉学习者、创建者和传播者为目标,将“学术报国”情怀融入课程全程,让专业教学与立德树人同频共振。
他牵头创编《教育人类学引论》《基础教育学》等系列化教材和教材参考书,将国内外教育改革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转化为鲜活的课程教学内容;推行“思维导向”教学改革,精心设计开放式问题与跨学科项目,在批判性辨析概念、逻辑性推演论证、创造性解决问题中,提升学生概念辨析、逻辑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推动数智转型与跃升,建设中国自主教育学知识体系数智平台,将经典文本、典型案例、思维过程转化为可视化教学资源,融入交互式学习平台,生成多元化学习体验。
“思维导向”教学模式在全国教育学原理虚拟教研室高峰论坛重点推介,《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教育学》入选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
|育学生: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
李政涛主张师生是相互定义、彼此成就的共生关系。在学生眼中,他温而厉,启人以思,不言而化。即便承担着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他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指导学生阅读文献、提炼问题、开展写作训练中。
多年来,他累计指导本科生260人,培养硕士60余人、博士40余人、博士后及访问学者20余人。这些学生中,9人斩获国家奖学金,7人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10人获校级优秀毕业生称号,1人获第十届钱学森城市学金奖提名奖,12名博士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他指导的学生曾在“挑战杯”中拿下上海市二等奖1项,更有1人成为国家义务教育阶段课标修订组成员,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成长为兼具家国情怀、学术素养、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卓越人才。
学生们的成长与突破,反过来也成就了李政涛,助推他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等殊荣。这份双向奔赴的师生情谊,共同推动着中国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
|建团队:推动有组织科研和教学
教育的深耕不仅需要个人的坚守,更离不开团队的协同发力。李政涛通过建设“有组织团队”,持续推进“有组织教学”,实现“有组织科研”与“有组织教学”深度融合。
他协同叶澜教授创建“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团队,长期深入中国中小学开展学校教育变革研究,以“贴地式”调研深度介入中小学教学变革实践。该团队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教师团队
作为课程负责人,他还先后牵头创建3个极具凝聚力、协同力与成长力的教学团队:面向教育学大类本科生培养的《教育原理》团队,面向全校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公共课程的《教育原理》团队,面向全校本科生通识教育的《人类思维与学科史论:教育学》团队。
团队成员跨学科、跨年龄段,在交互学习中共生共长。李政涛从课程大纲制定、教材选择、讲义编撰,到教学研讨组织、青年教师培养,全程深度参与、精心指导,团队成员中2位入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真正实现了“在成教学之事中,成教师之人,成教师之团队”的初心。
|出影响:讲好中国育人故事
作为“新基础教育”改革和“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领军人物,李政涛深耕课堂实践与理论研究,撰写专著《活在课堂里》。书中结合“实、长、清、细、深、融”六字教学框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课堂改革的理论支撑与实践启示,出版两年内发行量近20万册,广受教育界好评。

李政涛出版专著《活在课堂里》
李政涛始终扎根中国教育实践,提出具有原创性的“学科育人价值转化范式”,并在全国14个省市区建立36所示范性合作校及200余所基地校,创新形成“理论引领-案例示范-实践转化”的培训模式,惠及上海市及全国多省市3000余名中小学教师,显著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转化能力,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化教改经验。相关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上海市育人奖等重磅荣誉。
2022年,他带领师生团队奔赴华东师大定点帮扶的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参与创建并负责“华东师大寻甸实验班”,积极探索西南欠发达地区教育现代化的“寻甸路径”。
三年耕耘,硕果累累:今年7月,实验班高考成绩刷屏,班级98名同学本科上线率、特控线上线率,以及国内顶尖高校录取率等均创历史新高。师生自信心与综合素质大幅提升,更助力学校与县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该项目也获评第九届教育部直属高校精准帮扶典型案例。

李政涛带领团队听课、座谈调研实验班建设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李政涛以课堂为阵地,以学生为中心,以团队为支撑,在教育学领域深耕不辍,用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探索,诠释着“学术报国”的初心,践行着“立德树人”的使命,持续输出影响力,为中国自主教育学知识体系建设注入不竭动力,也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典范。这份对教育的赤诚与执着,终将滋养出更多教育新苗,让中国教育故事在更广阔的国际舞台绽放光彩。
来源丨本科生院 通联丨郭源源 编辑丨戴琪、刘子衿 编审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