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齐卫平:“最早的战场”和“东方主战场”

2025年09月04日

  坚持大历史观必须坚决反对割裂式、碎片化的孤立性的观点

  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展的历史链和空间场来看,中国抗日战争有两个重要历史地位,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最早的战场”和“东方主战场”。这两个历史地位决定了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坚持大历史观必须坚决反对割裂式、碎片化的孤立性的观点,避免对中国战场局限于阶段的片面认知和局部解读。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开辟了最早的反法西斯战场,揭开全球反法西斯斗争序幕。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早于1939年英法对德宣战标志的二战全面爆发。从大历史观来看,二战起源于日本侵华战争,欧洲战场是法西斯争霸的延伸。中国战场串联起二战全过程,其抗战叙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叙事的重要组成。唯有纳入中国叙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叙事才具有完整性、客观性、合理性。

  第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先有东方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形成首个抗击法西斯的战场。东方战场早于欧洲战场出现,二者共同构成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整体,割裂二者不符合历史逻辑。中国抗战历经十四年,从局部到全面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前后阶段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二战全面爆发后,中国战场发展为东方主战场。亚洲各国在二战中深受殖民掠夺之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也是民族解放运动发展过程。中国作为同盟国中唯一长期遭殖民侵略的国家,将反法西斯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统一,肩负特殊担当,站在亚洲反法西斯前列。

  第四,东方主战场上中国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终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证明中国人民是捍卫正义、维护和平和推动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坚定践行者。从大历史观来看,其贡献有三:一是中国抗战的丰富理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思想财富;二是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精神财富;三是中国人民的巨大牺牲以惨重代价揭露了法西斯的惨无人道,证明中国是人类文明健康发展的坚定践行者。


阅读原文


作者齐卫平(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来源上观新闻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