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昨天,记者在走访本市多所知名私立早教机构后了解到,从过完农历新年开始,报名参加早教班的“准小班生”多了起来。然而,上海市妇联最新调研结果显示,家长对私立早教机构普遍不满意,且早期教养服务对象上的重心失衡。
早教对象重心失衡
由于上海户籍人口出生高峰及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导致学前教育资源紧张,各区县公办幼儿园相继取消托班招生,以满足幼儿入园需求。但2-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服务的需求依然存在,而社会上举办的早期教育机构尽管满足了部分需求,但主要是在工商局注册的,而非教育系统举办,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根据2013年11月份上海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学前教育研究所对2143位婴幼儿家长的调查,本市早期教养服务对象上的重心失衡。
数据显示,69%及26%的家长分别“同意”和“基本同意”0-3岁婴幼儿应该以家庭教养为主,合计达到95%。家长希望早教机构带领孩子活动的同时或者前后对家长进行指导,也达到88%。
但目前家长除了早教服务站得到指导的比例达到44%之外,在其它各类早教机构得到指导的比例均低于20%。比如幼儿参加过私立早教机构的比例为90%,而家长得到过指导的比例仅为14%;幼儿参加过早教中心的比例为83%,而家长得到过指导的比例为20%。
社会早教机构费用昂贵
“大部分早教机构,一课时都在200元左右,”唐小姐的儿子目前正在上幼儿园小班,她在儿子入园之前半年,报了早教班,“其实我只需要半年的课程,但读一年,可以打折。”即使打了折,她也付了超过1万的学费。记者昨天走访大宁地区和五角场地区10来家早教机构后了解到,近期报名早教班的“准小班生”多了起来,各家机构也铆足了劲做促销,价格都水涨船高。
虽然不少家长会在入园前选择早教机构为孩子做铺垫,但是,家长普遍对社会早教机构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调查显示,总体来说,每个区的公益早教指导中心(服务站)的服务面还不广泛,幼儿参加过早教指导中心(服务站)活动的比例只有一半;家长对私立早教机构、电视台、网站提供的早期教育机构服务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的比例最高只有六成,私立早教机构的监管仍需要加强。
可在专业指导下居家早教
“幼儿确实需要入园前期准备,这样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生活,0-3岁在也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学院王顺妹教授表示,24个月前去早教机构意义不大;在早教机构硬件较为缺失的现状下,24个月到36个月这段教育空白期需要家长来填补,需要专业指导来开展居家早教。
在入园前,孩子需要的是一种和同伴之间的交往。王教授建议,可以在社区和社会公共场所有意识地多开辟儿童活动区,包括社区活动中心、公园、广场绿地等处,为孩子开展社会交往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
《天天新报》 日期:2014年1月16日 版次:7 作者:沈晓庆 姜静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