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上海科技报》:双语环境对孩童学习大有好处

2014年03月12日

    双语语言环境会对脑的结构带来巨大变化,会改变脑的白质的微结构,在高级认知方面产生功能提升;儿童早期浸润在双语语言环境中有利于成长为开放的人……日前,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香港大学联合举办的“学习科学国际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与会专家不约而同地就“双语”话题发表观点。

  Ann Petitto教授在“语言、双语及多元文化学习”为主题的学术报告中指出,人脑具有非凡的能力,能够根据环境和行为经验的差异重组大脑的结构,其中涉及到教育性学习、社会性学习、多元文化学习、单语与双语学习,选择更高的认知加工水平,甚至还包括内在习惯性的思考、恐惧和情感。

  在发展的特定时期,儿童会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输入达到最高敏感度,如果过早接触两种语言、两种阅读体系,是否会导致语言发育迟缓和混乱?何时是双语学习和阅读的最佳时间?Petitto教授的研究表明,双语环境对孩童的学习是有利的,尤其双语环境能促进孩子的阅读能力;但是过早暴露在双语语境环境中,又有可能会让孩童产生混乱。

  Petitto教授特别强调,要想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接触双语的时间点的选择非常重要,这个时间点应该是儿童发展的敏感阶段,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学习效果。

  Patricia Kuhl教授认为,与学习一种语言的同龄人相比,双语学习者,即使是一出生就处于双语环境中的婴儿和儿童,都具有更高的认知灵活性、更高的抑制强势反应和控制注意的能力。他通过一段视频分别展示了双语儿童和单语儿童在同一实验中的不同表现:实验中双语儿童能比单语儿童更快地拿到箱子中的玩具,表现了双语儿童认知的灵活性。

  在演讲中,Kuhl教授还描述了其团队最新研究的结果:他们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对比了双语成人和单语成人的大脑白质区域的微观结构,并发现了双层分离现象——双语人群具有更显著的扩散性,而单语人群具有更显著的一致性,“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脑纤维的形状受到经验的影响,同时大脑的微观结构的发展有助于促进个体在社会环境中提高效率所必需的能力”。

  学习科学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兴起的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吸引了生物学、认知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研究者的极大兴趣,逐渐形成了日趋明晰的学习科学专业领域。欧美国家已有30余所著名大学招收学习科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华东师范大学也于2006年成立了“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并开始培养博硕士研究生,目前已成为国内学习科学研究的重镇。

    《上海科技报》  日期:2014312  版次:B4  作者:杨婷婷

    链接:http://www.duob.cn/cont/898/176745.html

(董盈盈/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