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文汇报|华东师大揭示打字时有多少感官协同作战

2015年01月19日

  当你敲击键盘打字时,触觉、听觉、视觉等不同的感觉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被协调起来,并且发挥作用的?日前,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两名青年教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初步揭晓了其中的奥秘。这项研究还可以对儿童在语言、数学等方面的教育或障碍诊断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这项研究探讨了跨模工作记忆这一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以及工作记忆在人类的行为、语言、推理等认知活动中所起的重要的整合和协调作用。论文第一作者王立平副教授解释,它第一次揭示了跨模工作记忆这一高级认知功能的神经机制。简单来说,即视觉、触觉等不同模式的信息在被传入前额叶之前,是分开、独立储存于不同神经网络的,而当人类执行任务、应用不同模式时,这些信息则统一通过前额叶的神经网络发挥作用。
  如何理解跨模式信息的执行?王立平举例说,打字时需要视觉和本体感觉(手指对键盘的触觉)信息的整合;看乐谱弹钢琴,更是结合了视觉(视谱)、听觉(音频)和触觉(手指的精细活动,对键盘的触觉)的信息。然而,人类大脑是如何执行这种跨模式信息转换,并将其维持在工作记忆中的神经机制却并不清楚。
研究如何将不同模式的信息跨时间和跨通道进行整合,对于我们理解人类行为和语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王立平说,在华东师范大学-纽约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室,科学家们通过行为学、神经影像学和电生理的手段,比较人和动物(猕猴)的大脑在认知学习过程中的不同,进而从人类学和神经教育学的角度,理解为何语言、音乐和数学等是人类独有的高级认知能力。
  “通过进一步研究,我们希望能找到语言产生和发展的脉络,从而进一步为进化论提供证据。王立平说,和各个历史阶段的古猿、原始人类不同的是,无形的语言不可能有化石,人们至今还没有揭开语言的秘密,没有研究出声音是怎样进化成语言的,他希望这项研究可以填补这块空白。


来源|文汇报2015.1.17 记者|李征 编辑|戴勇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