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中国莎士比亚学会副会长荣广润做客华东师范大学“杏林高议”论坛,启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We kNEW Shakespeare”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高校巡回演讲。荣广润建议,戏剧教育从孩子抓起,首先要培养教师的戏剧素养。
“莎士比亚成为英国文化的代表不是偶然。”荣广润在题为《莎士比亚剧本的舞台呈现》演讲中如此表示。莎士比亚被马克思赞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他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戏剧家的作品。莎氏的作品。
“不要把戏剧变成专业人做的事。”荣广润解释说戏剧本身是人类表达自己的方式,“学一点戏剧了解一点戏剧,对于你的文化对于里的文明修养、艺术素质培养,都是有极大好处的。”他认为,戏剧是人类的共同发明,在古希腊、在印度、在中国、在日本不同的地方不约而同有戏剧传统,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共同需要。
在国际交流中,他发现西方教育十分重视戏剧,其中莎翁的作品是最受欢迎的教本。近年来我国愈发重视少儿戏剧教育,将京昆剧等中国传统戏曲作为校本课程进入中小学。荣广润认为,首先要加强对教师戏剧素养的培养。荣广润描绘了理想的戏剧教育课堂——“教师通过戏剧的方式向学生传播知识、文化,让学生尝试着用戏剧的方式来学习、来表达。”——他认为,在这种教育过程中,戏剧教育首先要从教师开始。荣广润建议,本事所有教育专业、乃至全国教育专业重视提高学生戏剧修养,从而使戏剧真正成为教育的一部分。
在荣广润看来,角色扮演是课堂中非常有效的戏剧教育形式。“当孩子在课堂上朗诵课文,或者化身某个人物来朗读,这其实就是戏剧教育。”他认为这种代言体的朗诵方式比背诵课文更有效,不仅仅是读文字,而是让学生从角色扮演中更贴近剧本人物,体会人物此时此地这句台词的背后内容。“其实从演剧或者说角色代言朗读当中可以更深体会文本去增进对文本内容以及人物内心的理解,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对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对学生模仿力的提高,对学生的表现力的增强都是有好处的。”
据悉,“We kNEW Shakespeare”高校巡回演讲此后将陆续走进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等。
阅读原文
作者|金寒草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编辑|吴潇岚
其他媒体阅读:
中新社|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 荣广润做客华东师大杏坛 漫谈莎翁剧本舞台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