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媒体关注|第二届城市养老论坛今在华师大举行

2016年10月09日


两岸学者汇聚申城 聚焦中国城市养老


  正值重阳节前夕,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和新东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机构联合举办第二届两岸城市养老论坛暨“中国城市养老:阳光•生命•心灵”成果发布会。



  养老研究中心易臻真博士介绍了专著《中国城市养老:阳光•生命•心灵》的主要内容。她说,基于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和社会责任的坚定担当,养老研究中心集合多方力量,深入研究,该书以“生命 • 心灵”为核心理念,以发展中国养老事业、适应长者实际需求为旨归,剖析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养老问题,充分吸收世界先进理论、方法与经验,为养老事业探索中国方案。同时,本书更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每一位普通老人,激发我们用感恩之心、责任之心、互助之心追求养老事业的的核心价值。

  台湾建筑研究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何明锦先生,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邹经宇教授,台湾高雄市政府城市建设审议委员张博硕,高雄树德科技大学教务长李彦颐教授,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张军教授和景军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斌教授等,来自台湾、香港和大陆的近20位专家学者出席;来自产业界的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中国)和新东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实业界的代表也应邀参加,还有校内有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和城市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地学部等养老专业方面的师生参加。论坛由城市发展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林拓教授主持。 

  当日,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曾刚教授表示,城市发展研究院养老研究中心发挥跨学科研究平台的优势,和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发改部门、民政部门、 住建部门和养老企业广泛合作,出版专著、举办养老论坛、筹建养老联盟等,在 推动养老领域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和模式方面做出了颇有成效的探索,也是高校对养老敬老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务实践行。

  当日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阳光•生命•心灵”这一主题,从养老社区构建、适老空间和建筑设计、养老制度和模式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台湾建筑研究院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教授何明锦先生立足于高龄友善智慧社区,介绍了国际上和台湾在建构与发展高龄友善智慧社区的经验;我校人口研究所桂世勋教授以中国大陆非本地户籍职工为研究群体,对其如何纳入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参保范围的制度设计做了介绍;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邹经宇教授从城市人居环境角度,对高密度下高龄友善人居环境之挑战与基于空间设计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清华大学公共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景军教授针对目前家庭养老的不足和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需求,讨论了当下多种互助养老模式;高雄市政府城市建设审议委员张博硕教授和高雄树德科技大学教务长李彦颐教授基于台湾本土的实践,分别介绍了台湾住宅乐龄化的未来和高雄在健康、永续、全适居住宅方面所作的努力;新东苑国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养老研究中心负责人庹欣泳女士则结合了自身企业的实际运作和有关调研,对城市居家养老模式发展进行了分析。


阅读原文

记者|陈静

来源|中国新闻社

编辑|吴潇岚


其他媒体阅读: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处于急速老龄化阶段互助合作补充家庭养老空缺

文汇报|养老服务标准要跟上老龄化速度

文汇网|“空巢老人”和“不够老的老人”需要更多元服务

新民晚报|第二届城市养老论坛今在沪举行 2050年中国或成世界“最老”地区 10月8日 A3

新民晚报|我国年均新增阿尔兹海默症约30万例,养老机构却无法接纳 失智老人不“失爱”困境待破 10月22日 A02

新民网|谁来接纳失智老人?我国年增阿尔兹海默症30万例

青年报|2050年中国或成世界“最老”地区

劳动报|第二届两岸城市养老论坛在沪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