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的总量约为19.3万人,在以往,现在已进入签约高峰,但今年受到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较大压力。为帮助大学生就业,各高校纷纷组织各类网络招聘和面试,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华东师范大学物理学专业的马瑶瑶同学,在甘肃庆阳经历了一场“特别”的面试。透过镜头,在线和来自上海电信的五位面试官进行了交流。
“对我非常有帮助的,因为现在要开始找工作了,多一次面试就增长一次经历,就多一次锻炼。”
早在2月初,华师大就与上海电信联系,把原本计划的线下招聘活动转移至线上。就业中心为每个院系安排具体对接老师,为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做好精准就业服务工作。华师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主任刘继亮介绍:“每个院系针对特殊学生一生一策的就业指导,尤其是困难学生,湖北籍的毕业生,一定要每个学生建一个档案,对他的情况特别清楚,他碰到的问题是什么,从哪方面能帮助他,帮助他找到理想工作的一个对策。”
上海大学则打造智慧就业服务平台,组织学校职业咨询师、知名企业HR、生涯教育机构专业人士不间断地为毕业生提供线上职业测评、简历辅导、求职技巧等就业指导服务。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钱文馨说:“有一部分同学就会很着急,工作信息哪里找面试怎么办?再签订手续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做哪些工作?针对这样的疑虑,通过就业的指导老师和毕业班辅导员,第一时间推送给全国各地的同学们。”

地处浦东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利用区域企业集聚优势,主动出击,积极拓展就业空间,扩大优质就业企业朋友圈,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经晓峰说,目前一些大型企业都表示对二工大毕业生的招聘量不减。
“华虹集团就明确表示,招聘200名以上的毕业生,建工集团也表示要200名以上的二工大的学生,同时还有紧邻学校的金桥,外高桥自贸区,一些知名企业都积极响应号召,拿出了很多应届生的岗位。”
经晓峰说,学校还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拓展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就业渠道。
“加强校企合作,校产合作,校地合作,拓展在先进制造业,战略性的新兴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数字经济平台等领域的这个就业渠道,千方百计利用各种的方式,为广大的毕业生提供更多的优质的就业岗位。”
接下来,本市将举行多场面对应届毕业生的网络招聘会。3月末的校园春季网络专场招聘会将有千余企业万余岗位,提供给高校毕业生,贴近“新业态,新行业,新领域,新科技”,持续开放,更新招聘需求。
阅读原文
记者丨刘康霞
来源丨话匣子
编辑丨李梓昕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