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学校章程
校情简介
学校领导
机构设置
院系设置
校史沿革
学校标识
党务公开
信息公开
学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继续教育
International Students
学术组织
研究机构
学科建设
学报
学术期刊
学术文化
大夏学堂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高层次人才
教师名录
人才招聘
国际交流
港澳台交流
国际中文教育
上海纽约大学
国际本科教育
教育基金会
校友会
学生工作部
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学生校长助理
校历
班车时刻表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认识我吗?”第一次面对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本溪路幼儿园正高级教师应彩云,来自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的幼儿园大班孩子脱口而出:“不认识……”这堂公开课师生“临时组合”,应老师随即换了一张幻灯片,“认识他吗?”孩子们同样脱口而出:“毛主席、毛主席……”
之后,应彩云还播放了张文宏医生硬核喊话的网红视频,“最困难的工作,最辛苦的岗位,党员必须先上,没有商量!”……她问孩子们,“这个医生刚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共产党员上!”佩戴着党徽的应彩云告诉他们,不论是毛主席,还是张医生,或者她自己,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员。
她问孩子们,“这个医生刚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
6月30日,是沪上小学生这学年最后一个上学日,而一些小学生今天参加了上海学校“四史”学习教育进课堂专场,与其他各个学段的名师一起,加入“伟大的起点”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有1.2万余人从线上线下观摩教学。随着“七一”之际进课堂活动启动,这样的主题教学不仅覆盖“大中小”,还在一定程度上渗透至学前教育,尝试在幼儿园大班孩子中做常识性内容了解。
画出“我的爷爷”当志愿者,引出援鄂医生学钟南山的诗
“你们数一数,这里有多少人在开会?”应彩云结合中共一大的资料图片,请孩子们“数人头”。孩子们戴着口罩七嘴八舌,反正数到了超过10位党员。于是,应老师又找到党的十九大新闻照片,只见人民大会堂里的党代表们就数不清了。老师在教学屏幕上为学生打出一个数字:91914000——
“明天就是中国共产党的99岁生日,”应彩云说,“我来念一下,这就是现今中国共产党员人数。”孩子们的眼睛,瞪得更大了。当应老师在电子屏上显示出一个“福”字,孩子们又纷纷起身回答,家里的“福”字贴在哪儿:墙上、门上、窗上……而老师告诉他们,中国共产党就是要给更多中国人更多幸福,“让大家都有福气。”
小学低年级组也走进教室,华东师大附属紫竹小学孙敏老师课前已经布置了任务单——写一写、画一画、说一说“你找到的党员故事”。有同学从课文中找到了朱德,有同学找到了邓稼先、杨利伟、杜富国,还有同学找到了“我的小姨”“我的妈妈”“我的爷爷”……孙老师请一位男生说说为什么写自己的爷爷。小同学说,“因为爷爷不怕风雨,做了很久的社区志愿者,我觉得他很伟大。”只见他手中的儿童画上,雨点很大,爷爷为居民们测量体温,正在防控疫情。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发现,另一位女生则在任务单上援引了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援鄂医疗队队长施劲东的一首诗《西行除魔之出征记》:“汹汹新冠乱江汉,壮士五十学南山。西行渡厄冬寒怯,白衣飒飒天下安。”
除了医生护士党员,小学生还举了扫雷英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杜富国的故事,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杜富国大喊“你退后,让我来”,失去了双手和双眼,却保全了战友。“不怕困难,冲在一线,才能克服困难。”孙老师这样解释这些共产党员的共同点。
选派教师和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展示的上海市建平中学校长赵国弟、风华初级中学校长堵琳琳、宝山区第一中心小学校长朱兰、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校长张计蕾,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的学生王彦钧、周雅怡等,一同启动上海市大中小学生“四史”学习教育活动。
“课程思政”的“上海经验”,音乐和历史课上也“听得见”
从纯粹的思政科目课程到各科课程之中的思政,“课程思政”的“上海经验”在音乐课上也“听得见”。
在小学高年级组的观摩中,来自宝山区教育学院的小学音乐教研员王霞红弹奏起才旦卓玛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歌曲第一段情绪是怎样的?情感的最高潮在哪里?”五年级的学生们都注意到了“我把党来比母亲”这句歌词。没错,“旋律的最高音la也出现在这里,听:‘党的光辉照我心’。”那么,“第二段,又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和画面?”继续听唱,王老师说:“从悲伤到铿锵,从‘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到‘夺过鞭子、夺过鞭子揍敌人’。”她边唱边讲,用速度和力度的变化来表现,到唱词的第三段时,又回到深情和激昂……
无独有偶。历史教师同样“加盟”初中组现场教学,来自风华初级中学的薛怡所授《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一课作为统编初中历史教学参考资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全国发行,目前她是上海市第四期“双名(名校长名师)工程”初中历史攻关基地成员。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昕表示,思政课是一个“跨学段”的有机整体,贯穿大中小学教育全过程,伴随孩子的成长发展,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段划分区隔。“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重中之重是让青少年学子通过‘四史’学习教育厚植红色基因。”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启发式教育、互动式教育,从建平中学的刘宏福到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贾秀堂,大中学教师也进行示范授课。“将历史切入现实,从建党的历史谈起,说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特质,建立了党的诞生与时代变革的勾连关系。”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上海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上海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协作组组长忻平教授点评道,“不是空讲道理,而是把课上活了,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起来,同时价值观也非常显见。”
在线上,国家教材委员会兼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韩震说,“各位授课教师的讲授各有特色,又有共同点——都彰显了优秀的课堂领导力,都遵循了思政教育和育人规律,都给学生以自主思考的空间。”他认为,在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上,上海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大中小幼教师一起备课、上课,也是互相学习促进、共同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向深入的过程。”
阅读原文
记者丨徐瑞哲
来源丨上观新闻
编辑丨郑海容
编审丨戴琪
更多阅读:
人民网丨万人线上线下观摩学习“伟大的起点”思政课
人民日报APP丨“四史”教学秀万人同看,上海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光明网丨深化“四史”学习教育上海举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活动
央广网丨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活动进行 万人线上线下观摩学习“伟大的起点”思政课
中国新闻网丨上海:万人线上线下观摩学习“伟大的起点”思政课
中国教育新闻网丨上海:万人线上线下观摩学习“伟大的起点”思政课
中青在线丨上海这堂“伟大的起点”思政课吸引万人观摩学习
经济日报APP丨万人线上线下观摩学习“伟大的起点”思政课 上海学校“四史”学习教育进课堂专场在华东师大举行
科学网丨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教学观摩活动举行
文汇报丨强化价值引领,在青少年成长中厚植红色基因
文汇网丨音乐、历史老师“加盟”,“四史”学习教育进入沪上大中小学的课堂:强化价值引领,在青少年成长中厚植红色基因
周到上海丨给娃娃的“四史”教育怎么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现场亮了!
上海教育电视台丨思政课一体化有新载体 大中小学“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启动
话匣子丨上海学校“四史”学习教育进课堂专场在华东师大举行
东方网丨深化“四史”学习教育 万人观摩学习“伟大的起点”思政课
劳动观察丨上海启动大中小学生“四史”学习教育活动,6位老师的思政课吸引万人观摩
上海教育丨万人观摩,见证“伟大的起点”!沪大中小教师携手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第一教育丨有一种甜,叫做融入课程思政的课堂传出铿锵、清脆的歌声 | “四史”学习教育
上海教育新闻网丨同上一堂党课,根植红色基因!上海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25-06
202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