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媒体关注丨华东师大增设医学门类本科专业 弥补言语康复从业者紧缺窘境

2020年07月28日


  华东师范大学7月26日发布消息称,在今年的本科招生计划中增设首个医学门类本科专业——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旨在培养能为相关人群提供专业预防、评估、诊断、治疗与康复咨询服务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言语听觉障碍发生在儿童身上,主要集中在被诊断为语言发育迟缓、孤独症谱系障碍、先天性听力障碍、脑瘫、唇腭裂、唐氏综合征等障碍,有数据表明,在学龄前儿童中,语音障碍的发生率高达5%。言听障碍出现在成人身上,往往与脑卒中、失语症、突聋、退行性听力障碍、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相关联。此外,人口老龄化也带来了言语听觉障碍的高发病率。因此,在一些发达国家,听力与言语康复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并配置听言康复治疗中心,医院也都配置有听言康复治疗项目。‍‍然而,我国言语康复从业者奇缺,目前总量不足1万人,缺口至少14.2万人。目前仅有极少数的高校设置了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在‍‍医疗机构中,相关的医生和治疗师也特别紧缺,造成了相当一部分言语疾病患者“有病无处医”的窘境。‍‍

  2004年,华东师大成功申报了国内首个言语听觉科学本科专业(授教育学学士学位),构建了一整套体系完备的专业核心课程,包括言语科学基础、听觉科基础、语音学基础、儿童语言发展、嗓音障碍评估与治疗、构音音系障碍评估与治疗,诊断听力学、运动性言语障碍评估与治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失语症评估与治疗等。

  据悉,今年华东师大新设的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授理学学士学位)更偏重于医学方向,专业教学中增加了许多医学课堂,比如,康复医学导论、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耳鼻咽喉科学、康复心理学、医学统计学、康复循证研究与实践、社区康复学等。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在医疗机构的成人康复科、儿童康复科、耳鼻喉科及头颈外科等科室从事对脑卒中、脑瘫、脑外伤、帕金森病、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引起的言语语言障碍开展评估与干预工作,还可以进入特殊教育机构,为有康复需求的儿童进行个别化的康复。


阅读原文


记者丨王蔚

来源丨新民晚报

编辑丨郑海容

编审丨戴琪


更多阅读:

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丨夜线约见:造福沟通障碍人群的“新”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