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
高智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叙事研究的空间走向为教育叙事提供了空间化叙事的可能。
教育叙事研究贴近教育生活实际、关注教育微观世界,以故事叙说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描摹、思考教育现象、探寻蕴含于具体情境之中的教育意义和教育问题。教育叙事的深化需要视角的转换、方法的更新,空间理论的兴起、叙事研究的空间走向为教育叙事提供了空间化叙事的可能。应用空间并置、多视角叙述、空间句法和意象并置等空间叙事方法和结构,有利于把握叙事的动态性和节奏感,聚焦教育情境的“关键点”,使教育事件从社会、文化、心理等多维度上呈现,实现叙事文本的灵活性、多元性和开放性,达到叙事的深描。
教师效能
谌启标 柳国辉(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师效能是教师特质、能力与行为的综合体。
教师效能是教师特质、能力与行为的综合体。一直以来,研究者对教师效能的内涵存有争议,并形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包括教师特质研究、教学行为研究、教师效能比较研究和教师效能多元研究。教师效能的评价主要涉及评价模型、评价体系、评价方法三个方面。教师效能的影响因素则从教师个性特征、教学过程以及从教师认同的视角进行探讨。教师效能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差异性和层级性,建构不同的教师效能评价模型,根据学生的分组归类,或根据具体学科和教学情境,或根据教师的进步程度评价教师效能,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效能研究的发展方向。
《教育导报》 日期:2012年5月31日 版次:03
链接:http://jydb.newssc.org/html/2012-05/31/content_1596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