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华东师大卓越育人纲要要求,建设卓越教师队伍,学校对2022年度立项建设的24门大夏学堂优质示范课程负责人探索新的研修方式,由5位专家和24位学员组成“混合式课程建设实训营”,实训营改变了单纯专家讲座的方式,将持续跟踪示范课程建设的全过程。4月9日晚,实训营正式开营。“混合式课程建设实训营”开讲 教务处处长孟钟捷教授在开营仪式上致辞。他表示,教学改革改到“实处”是课程,改到“痛处”是教师,教师是...
目前,上海疫情防控已经到了最关键吃劲的阶段,疫情的起伏反复,给上海各高校应届生毕业就业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4月11日上午,华东师大2022年毕业就业工作会议召开。 校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校党委副书记杨昌利,副校长周傲英、戴立益、顾红亮,以及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教务处、研究生院负责人,各学部、院系、书院的院长、主任等线上参会。会议由杨昌利主持。 2022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首次突破...
宅寝防疫进行时 4月10日,特邀华东师大体育与健康学院李富刚老师,为大家推介太极浑圆桩、太极拳九式功法和六式太极拳,共筑健康防线。调理身体,健壮筋骨;心静体松,意动身随,与你宅寝练太极;气沉丹田,健康每天,一起练! 李富刚,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工太极拳协会会长,上海市教工太极拳协会秘书长。从事有关武术文化与教育、太极拳理论与实践等方面的...
“亲爱的师大人齐携手,在同舟战疫的春天……”在共克时艰、抗击疫情的日子里,经过一周的筹备,华东师大近16个学生社团、工作室共同参与制作的原创MV《同舟战疫的春天》出品! 一支“说干就干”的团队 自华东师大启动闭环管理以来,华东师大人们以强大的共识与合力同向前行、共克时艰,化身“大白”、“蓝朋友”,奋战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一线,云端线下齐携手、共行动,一同守护家园,MV主创正来自可爱的师生群体。 ...
鉴于当前疫情形势,今年我校2021年青年教师发展基金项目评优工作依旧延续去年云端操作的经验做法。今年共有11家单位申报评优,为进一步促进各单位青年联谊会的学习交流与经验分享,各单位在梳理项目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及相关活动成效的同时,也认真总结了各自项目的亮点与特色。 评优工作采取各学部、院(系)青年联谊会会长、部门工会主席线上投票以及专家云端评审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最终经网上公示,教育学部《“...
3月以来,面对上海复杂严峻的疫情态势,华东师大实行了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医学院筹建办公室主任雷启立,医学与健康研究院名誉院长管又飞的组织与指导下,医学与健康研究院迅速响应学校号召,认真部署。华东师大附属芜湖医院常务副院长郑丰积极推进,主动担当。“疫”战到底 共同守护 医学与健康研究院在接到学校疫情防控任务的第一时间,组建了来自华东师大附属芜湖医院、华东师大附属长宁区妇...
“华东师大‘比心’瑞金医院,相信我们很快就能拥抱春天!” 3月底,在疫情极为复杂的情况下,上海瑞金医院派出采样应急小分队驰援华东师大,一连7天驻守学校,院长宁光院士“独家开方”,“蓝小医”为师生线上答疑,“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的瑞金精神令华东师大人深深感动。 此刻,上海就是战场。在瑞金医院的守护和支持下,华东师大成立自己的核酸采样队,打响抗疫接力战。“这么快出结果,值得发一条朋友圈!” 3月...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教学〔2020〕1号)文件要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经教育部批准,我校2022年继续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华东师范大学强基计划”),探索多维度考核评价模式,选拔一批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青年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战略领域输送后备人才。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在我校安排强基计划招生的省份...
14位司机,2万公里,514次出车。两座校园封闭管理的25个日日夜夜,华东师大应急车队一次次出发,飞驰往返,接送急症学生校外就医。 最多一天出车32次,最远一次单程43公里,最晚凌晨5点归来。病情危急,为守护2.5万名师生,他们变身“大白”充当校园“120”,开辟生命线,单人作战,成为疾驰在战疫路上的“孤勇者”。紧急就医 特殊时期的“团战” 3月13日,华东师大发布《“准封闭管理”期间紧急离校就医方案》,第...
在上海疫情防控的紧要关头、关键时刻,华东师大居家办公,在线教学的老师们在闵行区、普陀区,也在黄浦区、徐汇区、长宁区、静安区、虹口区、杨浦区、宝山区、嘉定区、浦东新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奉贤区、崇明区积极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化身为遍布上海的小蓝、大白共同守“沪”。 全员核酸检测,早上4、5点钟起床的志愿者们工作5-7小时不等,让全上海的核酸检测任务有序高效。这里有华东师大遍布各区“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