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就有什么样的未来。”市委书记李强今天下午(6月5日)在调研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时指出,在沪高校是上海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
2018-06-05崇明生态岛历经多年建设,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获得联合国认可和推介。根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上海是“一带一路”桥头堡战略定位要求,崇明有条件也应该成为“一带一路”的绿色示范。2021年以“花开·中国梦”为主题...
2018-06-05当代主持人应当以怎样的风采俘获观众的心?或许,这场酝酿“未来主持之星”的大赛会给出答案。昨日,第11届上海大学生电视节主持人大赛决赛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圆满落幕。经过“个性主持”、...
2018-06-05为了礼敬先贤,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公布了首批“上海社科大师”人选名单,有68位社会科学界已故著名学者在列,与华东师范大学相关的共有24位先生入选,其中有20位是华东师大的教授。他们是:吕思勉、廖世承、张耀...
2018-06-04提高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应性,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劳动力市场需求具体包括什么?雇主对应聘者有着怎样的要求?本科毕业生应具备哪些能力素质?明确这些需求信息,是高等教育供给...
2018-06-0477岁的叶澜自1962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毕业留校工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持续从事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和研究。在此期间,她首创并主持了“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建设。 教育改革与教育...
2018-06-03上海土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起繁荣 上海郊区近些年存在着一门特殊的生意“收土布”。土布商人设立加工厂、开启淘宝店,平时开着面包车去乡下收回一匹匹老布,做成靠垫、床单、挎包等物品销售。 如今已经几乎没...
2018-06-03这种科学的普及与教育,既在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探索科技的兴趣,同时也在最大程度地保护他们对科学世界的原初的惊异之心,它着眼于一个民族长远的智性未来。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会逐渐形成对科学的理解、鉴赏与判...
2018-06-02离别是让画家就范的最佳借口之一。李慈铭将行之际的画扇请求让潘曾莹不忍回绝。后辈学人孙予恬、樊增祥和陶方琦离京时,李慈铭也都从潘曾莹那里为他们求得画扇。潘曾莹推重李慈铭的文才。李慈铭肯定潘曾莹的《小鸥波...
2018-06-02近现代以来文言与白话从针锋相对到并立交融的嬗变过程,也可以借助外国文学翻译这个独特的视角来予以考察。就“小红帽”故事的译介而言,就存在文白异趋、此消彼长的现象。比起翻译时语词的选择推敲来,更重要的则是...
2018-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