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理论界组织开展系列研讨活动,交流研究成果,深化思想认识。11月27日,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研讨会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东师范大学...
2022-12-30沪剧多流传于上海及周边地区,虽“偏安一隅”,却不乏优秀的沪剧影视作品,如《芦荡火种》《罗汉钱》《璇子》等。 近年来沪剧除了发扬传统剧目,更立足当下,创作出一批优秀的富有新时代特色的作品,其中沪剧实景电影《敦煌女儿》令人惊艳,其作为地方剧种结合影像媒介进行了扎实而创新的艺术探索。 影片以沪剧舞台剧《敦煌女儿》为蓝本,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原型,真实细腻地展现了以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敦...
2022-12-2911月12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大中小学历史教育研究与实践基地和《历史教学问题》编辑部联合举办了以“双新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的新探索”为主题的首届中学历史教学高端论坛。 本次论坛是在新世纪教学改革“新课程新教材”的“双新”时代背景下举办的:2017年,全国初中起始年级开始使用统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2018年2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2020年再次修订);2019年,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在...
2022-12-29【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巡讲】编者按: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全国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今年11月,教育部通过举行全国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部署会暨师生巡讲团成立仪式,在高校战线广泛组织动员学习巡讲。各地各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巡讲活动,广大师生展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深刻阐述党的二十大明确的思想内涵、战略部署、行动指南,生动讲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奋进新时代的信心...
2022-12-28胡焕庸是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他以提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胡焕庸线”而为世人所熟知和铭记。2009年,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胡焕庸线”名列其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其影响已经超出了人文地理甚至地理学的范围,成为广为人知的中国国情分界线。“胡焕庸线”的提出奠定了中国人口地理研究的基础,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
2022-12-28在近日举行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九届年会上,“社会与情感能力”与“教育的情感转向”成为与会的教育专家、学者们讨论的关键词。 与会的教育界专家、学者认为,教育学正在经历由认知向情感的转向。在教育中提升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实现对学生社会性的构建,形成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智和积极情感,有利于学生的教育福祉和心理健康。“社会与情感能力”为何重要? 关于“社会与情感能力”这一国际教育领域的热词...
2022-12-28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大党独有难题”的重大命题。从“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到“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也有大的难题”再到“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强烈的执政忧患意识,一以贯之地强调“打铁必须自身硬”,为大党淬炼为强党指明了正确方向。 从政党类型来看,“大党独有难题”特指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所具...
2022-12-28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一向被视为古文运动中的分水岭。本年,文坛领袖欧阳修借知贡举的权力,排抑险怪艰涩的“太学体”,扭转了科场、太学中的不良文风。北宋的古文写作,由此转向了平易流畅的典范风格。《宋史》卷三百十九《欧阳修传》载: 知嘉祐二年贡举。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嘉祐“太学体”的原始形态,由于代表人物刘几的文集不传,...
2022-12-27在中国古代文章学中,“文势”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术语,它凸显了中国文章学的本土化特色,而很难用西方文学理论的概念来比附或阐发。弄清“文势”之说的来龙去脉,有助于理解古人的文章批评视角,从而深入认识中国文章学。以“势”论文的缘起 魏晋时代的文论著作如曹丕的《典论·论文》、挚虞的《文章流别论》、陆机的《文赋》等,都没有对“势”作专门的论述。刘勰《文心雕龙》则有《定势》篇,被认为是古代文论中最早探讨...
2022-12-27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全面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用“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来总结极不平凡的今年,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确定了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明确了明年经济工作的目标,用“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抓手。这些重要论断既有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又有以中国式现...
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