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陈弘教授接受中国国际电视台邀请,参加“欣视点”节目,就武汉解封的相关问题发表看法。 针对西方某些别有用心人士对目前中国的疫情控制,尤其是对武汉疫情数据的无端质疑问题,陈弘认为武汉的解封传达了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即中央政府、武汉政府对于疫情控制具有充分的信心。在当前这一阶段,要对数据进行任何作假实际上是相当困难
湿地有着“地球之肾”“淡水之源”“天然物种库”的美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家园。 作为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之一,湿地也是人类及许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对拥有湿地资源的城市而言,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让城市发展韧劲更足,守护好湿地资源至关重要。 2019年12月5日,无人机拍摄的青
“内生性”的微信,以熟人朋友圈为前提;“外向性”的微博,更像一种陌生人关系网络,它们很容易产生我称之为新闻的‘病毒式营销’的传播模式与效果。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新媒体成为了舆论的主战场。 人们在新媒体上阅读新闻信息,又在新媒体上制造、传播着热议的话题。朋友圈一次次的刷屏,微博上一次次的热搜,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散发覆盖面广、交互性强等特点
没有“云面试”经历怎么办?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应届硕士生刘心语在学校度过漫长寒假。除去只身在外的孤独和不安,更让她感到压力的是如何才能顺利就业。就在她感到焦虑之时,辅导员刘德恩老师给她带来了明确又可操作的建议。她冷静下来,制定了就业规划,并借用寝室一楼的活动室来练习面试技能,认真准备每一次在线面试,最终顺利被曹杨中学附属学校录用。 疫情发生以来,华东师大第一时间出台
确诊人数居高不下,美国为何错失防控黄金期?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贾敏说:“自恋、平民民粹加上焦虑感,这三种混合在一起,就使得即使美国人在面临当下紧迫的危险之后,他都会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反应。” 从3月26号开始,美国就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冠肺炎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无论是从国立医学水平医疗资源等各项指数来说,美国应该都是世界上应对流行疾病准备最充分的国家。可是,新冠
2020年4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教授接受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采访,就美国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向国会要求追加200亿美元,用以对中国进行遏制的情况发表看法。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题为“中国将对美国新的安全挑战作出应有的回应”的文章,全文转载如下: 中国将对美国新的安全挑战作出应有的回应 美军印度洋-太平洋司令部要求追加200亿美元,用来遏制中国。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的专家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提升博士后流动站的创新实力,学校结合2020年度博士后流动站评估工作,于4月3日下午2:00召开博士后工作会议暨博士后流动站评估工作布置会。本次会议以网络会议形式为主。校党委副书记朱民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人事处处长、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施国跃主持。 人事处师资管理办公室主任战新华以“创新博士后制度,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为题,对近年来的博士后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我国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全球疫情仍在蔓延,每天确诊病例持续增长。心系我校国外友好合作高校,全球疫情爆发以来,钱旭红校长给意大利都灵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国高师集团、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美国纽约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24个国家的200所国外合作院校发送慰问信,表达华东师大对国外友好院校师生的关心、支持和鼓励
华东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教学科研等方面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强化政治素质与专业素质相统一,促进队伍建设新发展。将政治素质放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位置,要求教师旗帜鲜明讲政治
4月10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和普陀区正式签约,合作举办华师大二附中普陀校区。普陀区区委书记曹立强,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冬冬,普陀区委副书记顾军,普陀区副区长王珏,普陀区二级巡视员范以纲,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副校长、华东师大教育集团主任戴立益及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李志聪,党委书记、副校长袁军等出席签约仪式。 “回归”普陀 华东师大二附中开启“一校四区”新时代 普陀校区开启后
在最近的热门网课“战疫云课堂”的语文课中,《普希金:瘟疫中的智者》被选定为教学内容。课程研发团队“师大传灯者”希望孩子们在这节课里了解大文豪普希金,仔细读一读他的著作,尤其是在瘟疫中写就的作品,知道他文学风格的一面,也能够了解一下瘟疫对文学创作会有着怎样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希望孩子们不要恐惧疫情,能好好把握,创造自己的“波尔金诺之秋”。 这套仅用十余天、全程以云端协作方式开发出的视频微课
在去年“上海青年文艺家培养计划”的30人名单里,吴睿睿是唯一一位歌唱家。她将这个“一”,视为责任,也视为荣耀。“这是一项涵盖多个艺术门类的人才培养计划,能够入选是对我以往努力的肯定。我也有责任为发展声乐艺术而努力,不负这份期望。” 一股劲 吴睿睿从小就是个很要强的人。无论是4岁开始学钢琴、16岁学声乐,还是到如今作为华东师范大学声乐副教授教导学生,她总说:“如果没有达到你期望的成绩,就说
4月4日15:00,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陈国政,停下手边的事情,准时再次打开《中国共产党章程》,等待云端朗读的开始。这是她第六次参与“云读《党章》”活动,也是她参与大夏书院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的日常。 疫情之下,不少大学生对共产党员的形象有了更多感性、鲜活的认识,也萌生出更多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与向往。华东师范大学大夏书院党委发起“师生共读党章”活动,为这种思想情感注入
4月10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和普陀区正式签约,合作举办华师大二附中普陀校区。普陀区区委书记曹立强,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冬冬,普陀区委副书记顾军,普陀区副区长王珏,普陀区二级巡视员范以纲,和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校长钱旭红,副校长、华东师大教育集团主任戴立益及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长李志聪,党委书记、副校长袁军等出席签约仪式。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与普陀区区长姜冬冬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回归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指导,中教华影全国校园电影院线拍摄的高校思政课建设巡礼影片——纪录电影《一堂思政课》于2020年2月25日正式上线。学校思政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一周年之际,《一堂思政课》概念片于3月18日正式上线。 一堂思政课,一次思想的引领,一份力量的传递。 闫
共有 23,57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2 页 当前第 81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