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年的到来,2022年的就业“秋招季”已经落幕。2022年,我国应届毕业生达1076万,大学生就业情况备受社会关注。毕业生们都去哪里就业?近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等知名高校发布了202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公布毕业生就业情况。 近年来,“就业”二字的定位更加明晰。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与核查工作的通知》,从 2021届起,将“就业率
55岁的施一公很少如此动容。 “如果回溯25年,我能够得到稳定支持的话,我相信我会更大胆。我一定会按我的性格,选择最不可思议的科学研究项目去进行,一定会的!”在“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镁光灯下,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如是说。他还有一个新头衔——“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科学委员会主席。 首期“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的研究关键词 1月13日,作为目前国内社会资金资助基础科研力度最大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开启第三届师范生主题社会实践特训营,举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专项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据悉,华东师大组成了84支师范生实践团队以“未来教师宣讲团”的身份深入社区、乡间开展理论宣讲、红色足迹寻访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坚定从教初心,教育引导师范生特别是“优师计划”师范生成为振兴乡村教育的“大先生”。 图为华东师大学生回家乡宣讲二十大精神。华东师大供图 寒假期间,“未来
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布上海高校涉外法治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名单,华东师范大学与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9家单位获批。基地由副校长周傲英教授担任负责人,法学院院长张志铭教授主持基地日常工作。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决策部署,积极落实上海市关于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有关要求,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高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新时代上海
2022年,华东师大科技工作者用科研实践诠释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和科学精神,很多华东师大科研工作者走出实验室,来到“镜头”前,和公众见面传播科学精神,展现科研力量。 01 科研报国 倾情奉献 87岁老教授捐资,慷慨背后是赤诚之心 河口海岸学家沈焕庭先生,捐资25万元成立沈焕庭教育基金助学。“一辈子能把一两件事情做好就已足够”,他再次表达对河口海岸事业的深厚感情。 “追星”现场,华东师大终身
上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23年1月11-15日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1月10-14日举行。华东师大孟钟捷、段纯刚、林和春3位市人大代表,陈振楼、徐斌艳、张文明、贺樑、姜雪峰、周立旻、吴瑞君、吕长虹、李大力、陈俊、柯政等11名市政协委员分别参加会议。 华东师大市人大代表会场合影 华东师大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会场合影 华东师大代表
上海选举产生57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附名单) 1月14日,上海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代表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57名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实行差额选举。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来源|统战部 责编|吴潇岚 吴诚薇 编审|郭文君
过去一年,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以高校的卓越学术牵引基础教育卓越育人,并建立高质量发展知识系统,带动卓越育人实践、探索总结育人模式、孕育卓越成果。 即将收官的2022,我们一起回顾,十件大事破解卓越密码! 举办首届“中国基础教育卓越 原创案例展评”活动 在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支持下,8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发起并主办“中国基础教育卓越原创案例展评”活动,活动由基终部、教育集团组织协调基
当代的中国思想渊源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汲取了人类启蒙至今的思想精髓。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此时重思百年中国思想发展史,在更深刻的层面展现其世界意义,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有裨益。 探析中国思想变革历程 历史变迁的实际内容是人的存在实践过程。对人事变迁、历史往来的考察,有助于推动对当今发展问题的思考
作为目前国内社会资金资助基础科研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新基石研究员项目”1月13日揭晓首期获资助名单,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的58位杰出科学家,成为首批新基石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刘钢入选。 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教授 刘钢 瞄准“从0到1”原始创新 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由科学家主导,2022年腾讯公司宣布10
1月10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与岛礁可持续发展”专项指南3.4“新污染物环境行为及生态效应评估技术研究”5个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主持召开。华东师大地理科学学院黄晔研究员、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启晴研究员,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高媛副研究员,广东工业大学高艳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潘奕陶副教授担任项目首席,项目分别聚焦抗生素及其抗性基因、微塑料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理论界组织开展系列研讨活动,交流研究成果,深化思想认识。日前,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暨“国家安全现代化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论研讨会举行。本次会议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市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同济大学主办,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
吴亮平(1908—1986年),又名吴黎平,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翻译家。1925年就读上海大夏大学(今华东师范大学)时,由党派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曾任中央苏区红军学校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民经济部部长、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化工部副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党校顾问等职。吴亮平从大学时期就接触马克思主义,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编译
2022年,华东师范大学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围绕学校卓越育人改革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卓越人才培养,以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为目标,确立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卓越育人新范式,强化“四个面向”战略方向引领,践行“育人、文明、发展”三大核心使命,以“卓越学术”牵引、支撑“卓越育人”,持续推进卓越研究生教育体系建设,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卓越发展、创新发展、引领发展和特色发展
1月11日,华东师大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动员会线上召开,校长助理施国跃出席会议并讲话。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关小红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叶海峰研究员应邀进行经验分享。科技处处长杨海波、相关负责人,各院系及附属医院分管科研领导、科研秘书、科研人员共500余人参会。会议由杨海波主持。 校长助理施国跃作动员讲话 施国跃在动员讲话中指出,科学基金是我国基础研究资助的重要渠道,基金获批数反映
共有 23,69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40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