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触手可及的学术深造机遇,还是在AI与数字化革命浪潮中推开行业变革窗口? 在一家上市医药企业实习时,面对54个互不相通的系统、3万多张“无主”的数据表格,华东师范大学的“00后”学子杨韬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数据迷宫”的震撼。这份始于2020年的实习经历,不仅点燃了他创业的火花,更为他开启了一段特殊的学术gap year(空缺年),用AI工具为企业点亮“数据矿脉”——杨韬2023年获得保研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由华东师大与三明学院携手打造的“中国高校抗战迁徙纪念馆”筹备工作取得关键进展。 7月23日,纪念馆编撰小组召开第六次咨询研讨会,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孟钟捷、校合作交流办主任李彦垒,三明学院党政办副主任吴焰辉、档案馆(校史办)副馆长黄宇宏、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科长吴爱娣,以及纪念馆编撰小组成员参加研讨。研讨会由档案馆副馆长李炜菁主持。会上
在理论上,通过处罚单位来抑制犯罪的机制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规范特定个人行为实现抑制单位犯罪的个人抑制模式;二是通过影响单位意思决定过程调整单位行为的组织抑制模式。我国单位犯罪以“双罚制”为基本处罚原则,本质上属于组织抑制模式,即将单位犯罪定义为在单位主体的意志支配下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我国通说观点采取替代责任论,往往将单位领导等成员的个人意志直接理解为单位意志,导致单位主体和单位成员的刑事责任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14名来自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和汉族的志愿者服务队师生跨越5000多公里,分赴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和新疆克拉玛依市两地,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国家通用语言趣味夏令营,与250余名乡村民族儿童一起用语言架起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团结之桥,帮助孩子们夯实语言基础、提升人文素养、拓展科学知识、体验智能教育、进行生涯探索。 喀什服务分队与同学们合影。华东师大供图 本次
美俄元首阿拉斯加会晤15日即将登场。会前各方抓紧造势,营造会谈氛围:美国降低调门,强调结果“或好或坏”;俄罗斯充满期待,希望双边关系正常化;欧洲频繁奔走,尽显焦虑与无力;乌克兰要求“上桌”,需要明确安全保障。 分析认为,虽然核心议题是解决乌克兰危机,但是乌克兰并不在谈判桌上。欧洲因难以保护自身安全,只能成为美国制衡俄罗斯的筹码之一。乌克兰和欧洲问题或许只是阿拉斯加会晤的一部分,美俄缓和能
这个夏天,“高大衔接”在家长群成功掀起了焦虑风暴。继“幼小衔接”“小初衔接”等各类衔接班后,各类“高大衔接班”成为辅导班中的爆款。北京市海淀区一家培训机构中“大一新生暑期蓄力,入学抢跑一步”的标语最近火上了热搜,那些从小就在这家机构补课的准大学生无奈地表示:没想到考上大学还要接着在这里上辅导班。 “高大衔接班”到底需不需要?是再一次抢跑还是智商税?有人认为,这是刻意制造焦虑,延续应试
这个暑假,升入研三的张豈明在浦东张江科学城参与研发、测试并优化AIGC平台,相比祖辈“靠天吃饭”的艰辛,他并不觉得每天来回通勤3小时是困难。 从闽东海畔的渔村到华东师大前沿实验室,从曾受资助的少年到用科技反哺教育的科研新锐,张豈明用脚踏实地的科研攻关和创新实践,诠释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张豈明 从华东师范大学普陀校区附近的金沙江路地铁站出发,乘13号线至终点张江路站,再步行约15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的烽火骤然燃起,在这场持续三个月的悲壮战役中,华东师范大学的前身学校——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校园沦为战区,校舍被毁、师生流离。 88年前,黄浦江畔的枪炮声划破长空;88年后,我们回望那段山河破碎的岁月,两校师生以笔为戟、以校为盾、以身殉国的壮举,依旧滚烫如火! 校舍成焦土,教育火种不灭 光华大学校长 张寿镛 “我校为抗战而牺牲,自当随抗战胜利而复兴
为了深化2021年国务院部署的革命老区对口合作,应福建省三明市政协之邀,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一行6人在曾刚教授带领下于8月5日至8日赴福建三明革命老区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围绕“深化沪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主题,聚焦“红色”革命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古色”传统文化的融合路径,通过现场考察与专题座谈、文献检索与专家咨询相结合
备受瞩目的央视大型纪录片《武者归来》于8月3-8日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正式开播!这部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匠心打造的硬核武术力作,是继2020年现象级纪录片《藏着的武林》之后,原班团队历时三年精心打磨的又一精品。如果说《藏着的武林》带领人们回溯了中国传统武术的过去,那么《武者归来》则为人们展现中国武术在面对现代世界时的现在与未来前景! 该片分为《家国》《潮流》《坚守
步入人工智能(AI)时代,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越来越多人开始发现自己在情感交流和社交技能方面有所退化的当下,如何平衡技术发展与人文关怀,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教师在此过程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师范教育可说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加强师范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实现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教学效率
我国长期以来以困境儿童及其家庭为主的儿童福利制度出现了明显拓展,由补缺型向补缺与普惠相结合的组合普惠型迈进的趋势有所体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规定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每年每孩3600元的国家基础标准育儿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这是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民生领域首次采取大规模、普惠式、直接性的资金
当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与AI进行沉浸式情景对话,外语“开口难”能否破解? 当教师从机械作业批改中解放,能否创造出更具创意的课堂? 当技术打破时空限制,乡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外语教育的鸿沟能否被填平?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由网班科技联合华东师范大学带来的“AI英语Go”给出了答案。 “AI英语Go”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在‘创业演练’商务英语课堂上,我扮演有创业想法
作为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力量,当前很多教师积极尝试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学生自主学习与问题探究。 然而,除了知识误导、信息过载、算法偏见等已知风险外,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习中的直接应用还潜藏一些深层次挑战,包括学生学习自主性衰减与路径依赖、问题解决方案趋同与创新受限、学习与研究容易止步于方案构思阶段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深度和成效,因此需要从生成式人工智能支持学生深度学习的模式重构
微专业通过跨学科培养和校企合作,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这个就业季,华东师范大学2025届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吴曦顺利入职上海交宅科技有限公司,从事开发工作。在日常版本更新迭代中,他总能凭借数据驱动决策的思维精准判断需求方向。这一核心能力正来自于他曾修读的“数据驱动教学”微专业。像吴曦这样因微专业受益的并非个例,该校2025届微专业50名本科毕业生,就业落实速度、岗位质量都优于学校平均水平
共有 23,64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7 页 当前第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