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华东师范大学的志愿者吴子焰(左)正在向华东理工大学几名志愿者介绍园区的情况。当日,吴子焰和许多第二批世博园区志愿者一样,顺利完成了任务。 本报记者 邵剑平 摄 通过十四天的志愿服务,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园区各项秩序井然,参观者享受其中。但其中也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在此我们发出倡议,倡议参观者文明观博: 多一点礼貌,少一点喧嚣。 观看演出时把手机调成
“志和愿两个字,都有一颗心……”昨晚,随着《在你身边》歌声的响起,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世博园主题馆前的市民广场上驻足,欣赏华东师大学生艺术团的演出。这也是世博园区迎来的首个高校演出专场。 在33名演员中,有28人是华东师大的世博志愿者。他们白天是辛勤的“小白菜”,夜晚换岗后变成了多才多艺的“白菜花”。昨天下午4时,结束了一天服务的志愿者们,从园区的四面八方聚到了一起,彩排、化妆、布景,忙得不亦乐乎
本报讯记者刘昕璐 本报3月19日曾报道因就业方向难定以及毁约代价未知,致使免费师范生毕业季很纠结一事。记者昨天获悉,教育部传出消息说,六所直属高校的免费师范生,今后不用再担心自己深造无门了。从今年开始,免费师范生毕业工作一学期后,就可直接由所在学校推荐免试攻读在职的教育硕士。 远程教育与集中面授并用 据了解,免费师范生从2007年5月开始实施至今,三年共招收3.4万人。这项政策推出时规定,免费
本报讯 我国首个书法教育与心理研究机构“华东师大中国书法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日前成立。 研究中心主任、华东师大艺术学院教授周彬表示,华东师大中国书法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将积极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设立“书法学术大讲堂”,聘请一流学者作讲座,还将发挥学校优势,开展国际交流,配合孔子学院的海外教学与科研工作。除此之外,中心还将在书法文献学、书法文化学和书法社会学等领域开展学术研究
在非洲联合馆里,三位套着“白菜服”,皮肤黝黑、笑容灿烂、中文流利的非洲志愿者格外受到游客欢迎,不时有拿着相机的游客上前来要求合影。这三位志愿者是来自华师大的罗纳、欧巴姆和沙爱国。同样来自喀麦隆的他们笑说:“我们是同胞、同学、同室,现在还是一起服务的志愿者!” 最忙碌:小商品摊前忙砍价 如果要评选非洲馆内最受欢迎的志愿者,一定有罗纳、欧巴姆和沙爱国一分子。偌大的非洲馆,有他们出现的地方
世博会徽标、招手的海宝、迎客的茶壶……在一个高2.8米、直径1.3米宛若水帘洞的圆柱体空间内,一件件上海世博会标志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没有观看角度的限制、无须佩戴特制眼镜,人们惊喜地体验到360度全景观看这些三维立体影像的璀璨感受。日前,由华东师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刘锦高课题组研发的“三维体扫描大型成像显示器”正式亮相,即将在世博会重大活动中使用。这一精准同步的光、机、电一体化
本报深圳5月15日讯(记者 刘华蓉 苏婷)今天在深圳召开的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级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说:“现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必须更加关注内涵发展和质量提高,更加关注课堂,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差异,从办好每一所学校到注重推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熊传武在对学生学业差异情况进行调查时曾经发现,个别班级厌学学生数超过一半,其背后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华东师范大学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发展目标,努力发挥自身教育学科发展优势,有效增强自身教师教育发展实力,不断拓展教师教育发展范畴,通过开展国际教师教育课题研究、提升国际教师教育资源、形成国际教师教育专业发展项目等得力举措,不断提升学校国际教师教育影响能力,拓展辐射带动范围,教师教育办学特色得到极大凸显。 ――依托研究课题,增强国际教师教育研究实力。华东师范大学依托国际
在159年的世博会历史上,上海世博会第一次设立了残疾人馆,并为之设立了一个响亮的名字——生命阳光馆。全世界目前有大约6.5亿残疾人,其中近一半生活在城市。他们中的许多人也许一生都无缘目睹太阳的光辉,可他们却用自己的生活书写着生命的阳光。 5月10日,生命阳光馆馆周拉开了帷幕。在这里,残疾人与健全人并肩携手,共同写就一个大写的“人”字。 自强之爱 谢丹玲盲人志愿者 带健全人体验盲人
共有 23,537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0 页 当前第 1,51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