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评选14日在京揭晓。华东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云南农业大学、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等50所高校从129所申报推荐院校中最终胜出,从教育部领回了值得骄傲的奖牌。 据了解,评选工作自2009年实施以来,每年宣传推广50所典型高校,旨在通过典型引导,鞭策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入选的重庆邮电大学党委书记陈流汀说,我们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
漫画:朱江 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项研究成果是不是有价值,它的学术贡献有多大,由谁来评判?用什么尺子来衡量?如何衡量才科学?“不是评奖,而是评人”,“不是突出学术,而是社交公关”,“近亲结派,举内排外”……近年来,在各种学术评价中,重人情拉关系、本位主义、门户之见等不良现象屡见不鲜,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评价主体缺失、评价标准含糊、评价过程不透明等问题亟待根本扭转。 前段时间
本报讯 (记者 李爱铭)日前举行的“2012上海市语文大讲堂”主办方调查部分语文教师的生活、工作现状,结果显示多数教师每天至少上4节课,压力不小。 上海市语文大讲堂由华东师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市教委教研室指导,面向全市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教学交流提高平台。主办方对部分参赛教师进行的调查显示,仅7.03%的教师工作时间在8小时之内;有9.38%的教师表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
本报记者 彭薇 徐瑞哲 “以前说到职业教育,是‘一技傍身,不愁吃穿’;而如今,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太快,光有一技而不持续学习,也将被社会淘汰。”昨天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各国与会代表认为,职业教育正在由满足部分劳动力需求的学历教育转型成面向人人、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的终身教育,“从这个程度说,21世纪的技能文盲不是没有文化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华东师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写毕业论文只为备查,毕业答辩只是走形式——— 临近毕业,各高校纷纷开展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而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本科生对于毕业论文的重视度有所下降,部分学生甚至将毕业论文视为“走过场”、“搞形式”;高校教师也在抱怨本科生毕业论文沦为“鸡肋”,考虑到学生的难处既不想为难毕业生,但又必须按照学校的规定要求每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交出毕业论文和相关材料。作为本科生在校重要内容之一
本报讯 华东师大生科院08级有这样一对情侣,他们都是免费师范生,男孩小嵇来自江西,女孩小张来自新疆博尔塔拉。因为爱情,他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坐遍了乌鲁木齐的每一条公交线,走遍乌鲁木齐每一所中学,只为要和爱人留在同一座城市。即将到来的5月18日,两个为爱拼搏的年轻人就将在母校举办毕业婚礼,作为一对“大学生夫妻”,他们的校园婚礼也收获了许多祝福与感动。 让网友们动容的,是这对新人为爱而付出的努力
5月11日-12日,教育与中国未来30人论坛2012年会在广州中山大学怀士堂举办,与会嘉宾认真审视那些障碍中国教育前进的基本问题,与社会各界一起合力,探寻中国教育前行之道。如下是搜狐财经在现场的报道: 丁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院长):有人类以来就有教育。人类关于教育思想的思考有几千年了,但是把教育作为一个学科来发展只有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我们关于教育的理论、学说、思想
本报上海5月11日讯(记者 董少校 通讯员 焦苇)“上海市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今天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该会将整合上海教育界和法学界的力量,开展教育学与法学的交叉研究,提升上海教育法学的整体研究能力,促进教育法制研究工作的发展。 《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年5月12日 版次:2 作者:董少校 焦苇 链接:http://news.jyb.cn/china/gnxw
网友供图 华东师范大学的一对大四免费师范生将要在校园内举行婚礼啦!前天下午,网名为“朱薛伟·Vivi”的一则人人网日志遭到疯狂转发。这则日志动情地写道:“爱情或许经不起距离的考验,或许经不起初入社会种种抉择的压力,但是2012年5月18日的师大校园将见证他们爱情的硕果。这颗果实浸透了艰辛与彷徨,更充满了坚韧与力量。” 本报记者 李晓清 求职之旅 完全由爱与青春驱动 日志里
王智量,江苏江宁人,1928年6月生于陕西汉中。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78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1993年退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上海比较文学会副会长。译著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安娜·卡列尼娜》等。著作有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 一进王智量先生的书房,最先入眼的是当中的电脑——两台。王先生笑眯眯地看着还在写英语作业
本报讯 (通讯员范亚敏 记者吴越)作为本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上海音乐家协会承办的二胡邀请赛和首届声乐大赛前昨两晚先后落下帷幕。 本届二胡邀请赛,从四川、沈阳、江苏、浙江、福建、陕西、黑龙江、台湾、上海、北京等地的选手中遴选出26名选手参加复赛,其中12名选手通过激烈角逐进入决赛。最终,上海音乐学院陆轶文获得金奖和《第四二胡狂想曲》最佳演奏奖;中国音乐学院刘宇和上海音乐学院应
本报讯 (实习生 弭雪莹 记者 李君娜)国内首部反映医患关系的医疗剧《心术》首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飘红。《心术》热播,除了有六六同名原著的影响、知名演员的号召力等因素外,四家卫视对该剧播出前的大力宣传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但如果说一系列造势宣传还只是四家卫视争抢收视率的热身运动的话,那么,《心术》正式开播后,一场“收视率混战”真正拉开了帷幕。 “缺斤少两”抢播剧集 同是首播《心术
本报讯 日前, 华东师范大学王元化研究中心举办了“新汉学与《剑桥中华文史丛刊》”国际圆桌座谈会。 本次会议围绕回顾与展望杜希德的贡献之当代意义,邀请两岸和国际知名人士,畅谈“新汉学”。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胡晓明主持,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暨历史研究所教授、《剑桥中华文史丛刊》中文版执行主编陈珏介绍座谈会的缘起,邀集上海学术界和出版界知名人士作焦点发言,研讨从20世纪的《剑桥中华文史丛刊
论坛现场 人民网记者陈啸摄 人民网上海5月12日电(记者陈啸)文化产业的春天来了,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谁能享受到这一季春风雨露?我们能吗? 这是目前从事文化产业和关注文化产业的人们共同的困惑,也是第一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试图解决的问题。 以“新的机遇——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向”为主题的第一届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论坛,于2012年5月12日下午3时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
一年一度的“Love Radio明日之星DJ选拔赛”日前落下帷幕。经过层层角逐,来自上海赛区的邹丽从五千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冠军,不少落选的选手并没有泄气,表示明年会再次参赛。事实上,“Love Radio明日之星DJ选拔赛”已经成为沪上广播选拔DJ的重要途径,目前已经有20多人通过“明日之星”比赛进入电台的台前幕后工作。 主办方 “挖”出真正的广播人才 到今年
共有 23,69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1,40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