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海燕)昨天,市人大常委会部分组成人员赴复旦大学视察本市高考阅卷工作,并听取市教育考试院、市教委相关负责人的汇报。 今年,本市秋季高考首次实行全科目网上评卷,试卷总量达21万份。全市共设4个评卷点,其中,复旦大学负责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科目;同济大学负责数学科目;华东师范大学负责语文、政治、历史和地理科目;上海外国语大学负责外语科目。今年共有1200余名教师参加评卷。 市
一部电影时长动辄上百分钟,一部微电影至少也要十分钟,如果只有一分钟,究竟能呈现与传递些什么?难怪业界专家坦言,一分钟影像是难度最高的影像竞技。昨日,“一分钟影像大赛”中国站第4季在上海电视节上正式启动,“白玉兰一分钟影像高峰论坛”同期举行,旨在探讨城市影像中的一分钟如何发展。 “它有点类似微博和微电影,拓宽了个人观点在大众媒体上的表述空间”,作为嘉宾的艺术家丁乙说。 1895年,由卢米
6月8日,上海社科院召开“理论前沿、当下挑战与未来前景”暨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成立学术研讨会,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全国政协常委李君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程恩富、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李德顺出席大会并作主旨演讲,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琪、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复旦大学副校长林尚立、广东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温宪元出席大会并致辞,院党委书记潘世伟出席会议并作总结发言。我院
孩子临考前睡不着觉怎么办?孩子走出考场说考砸了怎么安慰?考试结束后,跟孩子对答案估分好不好……2012年中考将在本周末拉开大幕,本期周刊为中考家长量身打造“陪考指南”,帮您化解考试中出现的各种小状况。 肢体语言传递力量和温情 今年高考数学科目考试一结束,不少走出考场的学生面色难看。记者在上师大附中考点看到,一位男生迟疑了很久对妈妈说,“我感觉数学没考好,前面一个考生做题飞快,弄得我很紧
A LOCAL student''s research of an anti-diabetic compound in digitalis, a plant used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won her an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prize. Duan Peiyan, a Grade 12 student
昨日,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周鸿、东华大学招生办主任陆忠平先后做客省教育厅阳光高考平台,分别就本校今年在闽招生的新政进行解读。 华东师大今年在闽拟招96人,比去年增招15人,其中文史类10人、理工类69人、民族预科生6人(理工类)以及艺术体育类专业11人。文史类全部招收免费师范生,在闽招生批次安排在本科提前批;理工类招收15名免费师范生和54名非师范生,在闽招生批次分别对应本科提前批
昨日,华东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周鸿做客本报和省教育厅阳光高考联合推出的“2012年招办主任访谈”。据透露,该校今年在福建招生计划增加了15人,普通类本科专业中,。 关于招生 问:学校今年在福建的招生计划如何? 答:今年学校在福建招收96人,比去年增加了15人。其中文科10人、理科69人,民族预科生6人(理科)、以及艺术体育类专业11人(不包括不做分省计划的艺术类专业)。在福建招生
以“直面包容和谐文明”为主题的第二届国际存在主义心理学大会近日在沪举行。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存在主义、人本主义心理学领域的一流学者齐聚一堂。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张亚带来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发与会者的深思。第一场主题报告后,大会举行了新江湾城社区“心理阳光工作室”揭牌仪式。 《申江服务导报》 日期:2012 年6月13日 版次:B15 链接:http
近郊地区是中心城区户籍人口主要导入区,又是外来流动人口的主要聚居地,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起点较低,社会事业公共财政投入与群众需求相比又有所不足,社会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矛盾日益突显。 吴瑞君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万人,同2000年“五普”时的1640.8万人相比,十年共增加661.1万人,增长40.29%。数据同时显示,上海常住人口结构多元化
“各位毕业生:学校将于2012年6月18-21日举行毕业典礼,应部分学生的要求,校办和俞校长商量,在毕业典礼期间,安排时间与希望单独合影的毕业生拍照留念……”昨天,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的官方微博火了,一条他主动“公示”的合影时间地点安排的微博,不仅引起了毕业生大量转发,更赢得了网友的一片叫好,他也被亲切地誉为“亲民校长”。 最近几年,每逢毕业典礼,俞校长都会自觉出现在校园,配合
非遗学社的学生们在采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孙家香。 非遗学社的学生在采访土家族歌手刘开南。 蛋雕艺人陈洪根向大学生现场授艺。 非遗学社的学生在学习汉绣。 牵挂“非遗”的,不只是写满沧桑的面孔。 荆楚大地上,便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跋山涉水,走村串户,为的是追寻与守护烙有民族记忆的文化方式——她可能是一段遥远的传说、一张灵动的剪纸,或是一方烂漫的刺绣、一句传唱了千年的山歌
编者按 本报新论 “世界史启示录”栏目的第一系列文化篇已收官,从今天起将推出“记忆与和解”系列。 在人类历史上,民族与种群间的宿怨和冲突总是难以避免。历史记忆的纠缠,有时难以理清,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负担。记忆中的伤痛应该如何化解?“一笑泯恩仇”需要何种智慧和力量?我们试图从历史中寻找到答案。 在欧洲历史上,德、法两国之间的宿怨是人所皆知的。且不论千年之前它们的前身——东法兰克王国
华师大一则“自2012届毕业生起,学校将不再收回学生证、校园卡和校徽”的“号外”引起微博上的大量转发和评论,勾起大家对大学那些年的无限怀念,一些毕业校友也纷纷自曝当年为了留念不得不“偷偷摸摸”的往事来。 记者了解到,毕业生的相关证件,各学校做法不一,有的早已不回收,有的至今将上交各种卡和证件作为离校手续的一部分,如果离校手续没办全就无法毕业。 学校官博 “如果爱,请珍藏
主持人语 以研究张爱玲而为海内外学界关注的学者陈子善日前来到成都,首次为成都的“张迷”讲张爱玲。2005年至今是张爱玲作品出版、传播和研究史上大小事情不断的七年。陈子善继《说不尽的张爱玲》《看张及其他》《研读张爱玲长短录》之后,日前出版新作《沉香谭屑》,对张爱玲研究作了深入拓展。 本期嘉宾 陈子善,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48年12月7日生,上海人。长期从事中国
本报讯 (通讯员徐弢)“华东师大优秀作品展开幕暨优秀作品入藏校档案馆授证颁奖仪式”日前举行。这是华东师大档案馆首次收藏12件美术学系学生作品,也是沪上高校档案馆首次设立艺术档案门类进行收藏。 被收藏的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在艺术类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华东师大副校长范军认为,档案馆的收藏工作将对大学的审美教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汇报》 日期:2012年6月11日 版次:06
共有 23,53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0 页 当前第 1,38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