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仇逸 许晓青上海纽约大学昨天正式宣布成立,成为拥有东方明珠等地标性建筑的浦东陆家嘴地区一颗新明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国家的未来、上海的未来,取决于教育。上海“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关键是进一步改革创新,关键是人才培养。作为中外合作办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上海纽约大学承载着推动我国高等教育走向优质、多元、国际化的强烈期待
上海纽约大学成立仪式今天在上海浦东新区陆家嘴金融贸易区举行。上海市市长韩正为该大学揭牌。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和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副市长沈晓明出席并讲话。 据悉,2012年9月22日,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批准设立上海纽约大学的函》,正式批准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设立上海纽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俞立中任上海纽约大学校长,康奈尔大学原校长、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创始院长杰弗里
上海纽约大学筹备近两年后,昨天宣布正式成立并立即启动了2013年的招生程序,宣布了招生政策。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校长俞立中教授称,希望上海纽约大学能够成为一所世界级的、多元文化交融、文理学科兼容的研究型大学,成为全球化进程中不同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的典范。 境内境外招生模式不同 上海纽约大学招生将于年底前开始,第一年的境内招生并未对全国所有的省市和地区开放,而且境外学生和境内
新华网上海10月15日电(记者 仇逸、许晓青)15日,我国第一所中美合作成立的国际化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正式宣布成立,成为拥有东方明珠等地标性建筑的上海浦东陆家嘴地区的一颗新明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国家的未来、上海的未来,取决于教育。上海“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关键是进一步改革创新,关键是人才培养。 作为中外合作办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上海纽约大学从筹建
今天,我国第一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美合作创办的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正式成立,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为上海纽约大学揭牌。 上海纽约大学于2011年1月17日获教育部正式批准筹备设立,今年9月22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设立上海纽约大学。 成立仪式上,由中美双方理事组成的上海纽约大学理事会宣布了上海纽约大学领导班子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原校长俞立中任
昨天,第一所中美合作举办的国际化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在陆家嘴宣告成立。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为上海纽约大学揭牌,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徐麟出席仪式,副市长沈晓明出席并讲话。 去年元月,上海纽约大学获教育部正式批准,在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筹备设立。经过20多个月筹建,教育部上月发函,正式批准华东师范大学与美国纽约大学合作设立上海纽约大学。作为《国家
上海纽约大学计划于2013年秋季招收第一届本科生300名,其中中国大陆(内地)学生151名,境外学生149名。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试点项目,上海纽约大学将创新招生方式,积极探索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结合学生高考成绩、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进行“三位一体”的综合评价选拔,努力招收拥有国际视野、具有创新意识、勇于接受挑战的优秀学生。招收中国大陆(内地)学生的方案将在高考制度
摘自:《中国比较文学》2012年2期,15000字 世界文学是当代比较文学界的热门话题,本文尝试从卢曼的系统论立场,推进对该问题的反思。本文视世界文学为一种象征性地普遍化的交往媒介,由此出发,一方面叩问后殖民理论在世界文学讨论中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分析了近年来德语区的比较文学和日尔曼学者对这个问题的两种典型反应及其潜在的暗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这个概念的深层意涵做出了新的诠释,将世界文学
摘自《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2期,12000字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已经达到11379.22万人,10年来,全国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736.26万 人,增长率为6.92%。与此同时,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也持续快速增加。以上海为例,来沪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经达到27.6万人,增长率为165.4%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快速增加对城市原有的民族结构、民族分
700多名公费师范新生日前走进科技馆,体验“自然、科技与人”的永恒话题,他们其中不少学生来自于中西部贫困地区,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现代化的科技展馆。这就是上海科技馆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开展的“孟宪承书院”公费师范生“科普之旅”活动。 2010年,上海科技馆与华东师范大学签署了关于共同探索公费师范生培养新模式的协议。从2012年9月开始,华东师范大学对公费师范生打破以往按专业集中住宿的惯例,以孟宪承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上海音乐厅台上、台下,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与当年的恩师们同场欢歌、歌以咏志。这是前晚“锦瑟弦歌三十年”华东师大纪念77、78级校友毕业30周年主题音乐会上的动人一幕。 30多年前,几乎封闭了十年的大学校门重新打开。那个年代,华东师大还只有教育、政教、中文、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10个系。1978年,丽娃河畔终于迎来了约2600名77级、78
“管社会怎样千变万化,不管社会流行什么,不管写出来是否可能引起轰动,我只是从我记忆的仓库里去寻找那些在我头脑里生活了几十年、至今仍然难以忘却的人物和形象,由这些人物和形象把故事带进作品结构中去,这样的写作,往往容易获得成功。” 不管写什么样的小说,最根本的是要写出人。如果小说里没有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那么,这部小说就不会成功。不管写什么,只要写出了在文化里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典型人物,这部小说就是
中新网上海10月14日电(记者陈静)13日晚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为恢复高考后首届毕业生校友举行主题音乐会。毕业30年后,当年承载“光荣与梦想”、意气风发的学子再度聚首。据知,此类活动之前在中国高校中鲜有报道。 三十多年前,历史转折的力量,把几乎封闭了十年的大学校门打开。77、78级校友从千万人的角逐中脱颖而出,告别曾扎根的农场、矿山、营房或车间,汇聚到大学校园,开始坚定的追梦之旅。 据了解
上个世纪初,上海开始被中国乃至世界所认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时期及政治制度,使得上海在那个时期较早的被迫对外开放。发展至今这种历史被迫效应似乎不应该再延续和一点没有变化,更不应该时间久了自然转变为主动接受或变异成引以为傲——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上海誓言听上去像是全人类最高境界的誓言。 旧上海,在电影、戏剧、美术、音乐、建筑、文学、哲学等人文艺术领域,照搬西方便能领先全国一步。如此,简单
昨天,上海科技馆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开展“孟宪承书院”公费师范生科普之旅活动。近700名公费师范生新生现场聆听了科技馆馆长王小明教授的演讲,随后大学生们参观了上海科技馆。据介绍,从2012年9月开始,华东师范大学对公费师范生打破以往按专业集中住宿的惯例,以孟宪承书院为培养实体,通过构建相对集中和风格化的公共空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价值观,提升对教师职业的认同。 《解放日报》 日期
共有 23,69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0 页 当前第 1,375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