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院以红色为代表,开展“口述雷锋”主题讲故事活动,帮助大学生了解雷锋,还原雷锋人物形象,体会雷锋精神中的坚守 资环学院的“学雷锋·环保行”活动邀请在食堂用餐的师生吃光餐盘中的午饭后,与“光盘”合影,将环保节约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同学 学校餐厅的广场上,学生们只做了许多印有学雷锋卡通形象“锋哥”造型的贴纸 对“雷锋精神”内涵的当代理解:坚守、敬业、自强、勤俭、诚信、助人、创新 东方网
今天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50周年。由市教卫党委、市教委主办的“博雅讲堂·大学生学雷锋”主题论坛,昨天下午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百名90后大学生和优秀志愿者代表共议“新时期如何学雷锋”。他们纷纷表示,要赋予学雷锋新的时代内涵,从自己做起,助人为乐,在服务社会中锻炼成长。 华东师范大学今天推出了学雷锋卡通形象“锋哥”,凝聚了全校师生对“雷锋精神”内涵的当
著名历史学家沈志华目前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的历史研究成果,包括1月份同时面世的两部新著《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和《无奈的选择》,都与档案解密有关,沈志华告诉本报记者,他的一生与档案有着某种神秘的缘分。 曲折人生促使他思考 沈志华1950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干部家庭,他自小喜欢数理化,立志科技报国。上世纪60年代末,他在海军航空兵当了一名机械员,技术突出,人人都
最近,历史学家沈志华成果频出。继《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在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以后,不到一个月,他又推出了新著《无奈的选择:冷战与中苏同盟的命运(1945—195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沈志华通过国际档案解读中国当代历史的研究成果叠出,也受到学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日前,沈志华接受了《深圳商报》文化广场记者的独家专访,详细解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对重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 1956~1957年的中国》 沈志华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 历史学者沈志华的最新力作《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日前出版。这是他依据大量档案材料记述、回顾1956、1957年中国政治、思想走向的历史著作。沈志华对该书所用资料的来源和使用是该书的一大亮点,他对档案使用的自述让人看到这样一本严谨的历史著作是如何写成的。 作为历史研究
宏伟蓝图如何落笔——十八大后的首次全国两会举世瞩目。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今年两会,将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等文件,总结过去5年工作,对未来作出部署;两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委员将聚集一堂共商国是,共话未来…… “这是一次预示中国未来走向
雾霾、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今年以来,各类环境污染事件轮番占据媒体头条;而在此次“两会”上,环境问题受到上海团代表的“严重关注”,针对不同区域、阶段和要素的环境问题,代表们各自提出见解,如完善环保立法、提高违法成本、加强责任追偿等。念及长远,几乎每个受访代表都指出,改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才是污染治理的终极手段。 “不知情”更令人恐慌 春节返乡,网民掀起“随手拍家乡污染”“随手拍
对《中国教育统计年鉴》和全国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研究均表明 我国小学辍学率处于低水平 编者按:前不久,有研究机构和学者披露了对我国小学辍学率的研究结果,认为近年来小学辍学率大幅回升并倒退到十年前的水平,并认为上述情况是大量撤并小学和教学点带来的后果,要求重新评价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实施“农村教学点复兴计划”。 我国辍学率究竟处于怎样的水平?辍学率的变化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晚报讯 昨天,记者从市教科院普教所获悉,由华东师大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孟兆敏、吴瑞君完成的《上海市基础教育资源供需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显示,未来幼儿园学龄人口增速下降,小学适龄人口将成为增长的主力军,小学资源的缺口将会凸显。 该报告以上海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依据,调查显示,幼儿园教育资源总体不足,郊区缺口相对更大。2010年全市幼儿园1252所
我们现在既讲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讲中国的崛起或中国和平崛起。就我个人而言,更愿意选择前一种表述。因为崛起的主体是从无到有,是陌生的,是需要审察认识的;而复兴的主体则是重新归来者,从而是可以有自己的历史文化供人温故知新者。因此近日施密特与基辛格对话共论中国之际,曾非常明白地说:“纵观中国历史,中国从未有抢夺别国领土的传统。至今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和平的大国,我并不认为中国会背弃这一伟大传统
语你同行节目直播现场 都灵师生向北京问好 随着近年来“汉语热”在意大利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意大利院校纷纷开设汉语课程,在这样的形势下,如何提高意大利本土汉语教师的汉语水平和教学水平显得日益重要。为了这个目标,都灵孔子学院牵头促成了由中国华东师范大学和意大利都灵大学联合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项目,顺利得到该项目学位的学生可以获得在意大利中学教授汉语的任教资格。 该项目是中意
回忆录与口述史著作是我这些年阅读的重点。2012年读过的回忆录印象较深的,是与台湾有关的几册。美国华裔学者孙康宜的《走出白色恐怖》,从一个家庭的视角,记述了戒严时期台湾的政治万象与社会百态,其中记录的1950年代初期鹿窟左翼人士陈本江、吕赫若的聚合与离散乃至被消音,为我们补充了台湾政治史上的关键一环。作者的父亲孙裕光蒙冤入狱十年,孙家可谓风雨飘摇,备尝艰辛,但在这册回忆录中,却罕闻愤恨
国际台意大利教育中心广播孔子课堂于2月26日16时30分在国际台演播室举行"语你同行"——中意网络视频汉语课堂的直播活动。活动的主题是"东西方教育的碰撞与融合——中意两国首次联合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活动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意大利驻华使馆文化参赞史芬娜(前都灵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在国际台北京演播室做访谈节目,就华师大和都灵大学联合培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项目的背景、内容
现在有一些观察家提出,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下的西方衰弱和中国经济的崛起,人类已经进入到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日前,华东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许纪霖在上海古籍书店"复兴论坛"上,以"世界历史中的中国时刻"为主题连续发问:一个国家崛起的标志性核心是什么?年年增长的GDP并不能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和文明境界。 "中国时刻":已到来了吗 时下在各大论坛上都能看到有
共有 23,648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7 页 当前第 1,340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