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固有的信仰习惯,头上三尺有神明,有事就进三宝殿……人们一旦遇到或预计将会有些事情,就会去寺庙烧香、拜神,或者是去教堂祷告。而按照人们的思维惯性,如遇社会问题突发、生活安全感减退、人际交往缺乏信任之际,人们也喜欢举头叩问神灵,归咎于中国人没有信仰,信仰缺失才会导致如今中国社会伦理毛病似洪水猛兽。 一言以蔽之,信仰危机故而社会信任危机。 然而,证诸社会事实,中国社会具有信仰者远比三十
本报讯 (记者樊丽萍)中法建交49周年之际,由华东师范大学自主设计制作的全国985高校首个法文网站(http://french.ecnu.edu.cn/)昨天正式开通。据悉,这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做到实时更新新闻的高校法文网站。 开通法文网站是华东师大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的举措之一。此前,网站经过长达两个月的设计,先后经历七次修改。网站内容主要由学校概况、校园生活、入学申请、院系设置、科研力量
由华东师范大学自主研发的全国985高校首个法文网站昨天正式开通。华东师大任友群副校长介绍,这也是目前我国唯一能做到实时更新新闻的高校法文网站。 华东师范大学法文网站由学校概况、校园生活、入学申请、院系设置、科研力量、国际合作六个固定信息板块和实时的学校新闻栏目组成。在国际合作板块,华东师大的国际合作伙伴尤其是合作的法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将得到呈现并能直接链接合作方的网站。新闻栏目则与学校
本报讯 (记者 陆梓华)由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学习与发展高峰论坛日前举行,就大学如何为企业人才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服务等话题展开讨论。 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认为,高等教育和企业应该保持共同发展,企业应该不断提出需求信息;教育则应该发挥其在视野和知识资源上的优势,根据企业需求,从学习模式、资源组合、供求对接等方面进行思考。 《新民晚报》 日期
“据统计,2000年上海常住人口不足1600万,但到2011年底已达2350万,若不合理调控,上海人口每年都以近60万的速度增长,要不了10年,人口规模又将增加500多万人。”民盟上海市委在提案《对调控本市人口总量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中,开篇就提到了人口总量过快增长为上海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吴瑞君对人口规模增长的预测相对有些保守:2026年
本报讯 (记者 王蔚)由华东师范大学自主研发的全国985高校首个法文网站今天上午开通,将与学校中文网、英文网同步实时更新。 开通法文官方网站是华东师大推进国际化办学战略举措之一。2002年,该校与法国高师集团联合启动中法联合培养研究生合作项目,至今已招收了13届286名硕士研究生,选派了96名博士研究生到法国高师留学深造,已有55位博士研究生获得华东师大和法国高师颁发的双博士
法国驻沪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梅燕出席开通仪式,并发言 法国驻沪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梅燕同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共同开通中国985高校首个法文网站 中新网上海1月28日电 (记者 陈静)在中国和法国建交49周年之际,中国985高校首个法文网站——华东师范大学法文网站,28日正式开通,成为目前中国唯一能做到实时更新新闻的高校法文网站。 据知,法国于1964年率先与中国建交,“领跑
晚报讯 在中法建交49周年之际,由华东师范大学自主研发的全国985高校首个法文网站于今天上午正式开通。这是目前我国唯一能做到实时更新新闻的高校法文网站。 网站由学校概况、校园生活、入学申请、院系设置、科研力量、国际合作六个固定信息版块和实时更新的学校新闻栏目组成。网站的新闻栏目则与学校中文网、英文网同步实时更新,着重选取学校科研成果、学生生活、国际合作等信息以及学校重要新闻进行翻译
图为华东师范大学法文网站首页。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左三)、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教育领事梅燕(右三)等中法代表参加了上午举行的网站开通仪式。 (摄影:刘晓晶) 本网讯(记者 刘晓晶)在中法建交49周年之际,由华东师范大学自主设计制作的全国985高校首个法文网站(http://french.ecnu.edu.cn/)今天(28日)正式开通。“这是目前我国唯一能做到实时更新新闻的高校法文网站
本报讯 (记者苏军)昨天,由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共同主办、华东师范大学高级管理者发展与培训(EDP)中心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企业学习与发展高峰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本次论坛提供了一个高端交流平台,上海纽约大学校长,谷歌、亚商集团等企业家,华东师大教育及心理专家,上汽、宝钢等一批企业人力资源与培训专家等一起就各方关注的话题研讨,共同寻找企业能力升级之道。 《文汇报
人与自然如何和谐共存已成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在这类研究中,纳西族的自我生存方式已被学者关注。 刘丽伟是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艺术学院的青年艺术家,以纳西族人的身份对自然与社会予以了独到的理解并形成了他的抽象绘画《地缘系列》。1月8日至1月15日,刘丽伟在上海莫干山路上大美院99创意中心实施绘画行为,以拓展他的艺术的范围,从而让99创意中心释放出它的潜在的含义。 西方的理性和现代
◆“未来10年的中国与世界”系列访谈本周的话题是“未来10年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如果从文明的角度看,10年只是瞬间,但对一个人、一代人来说,10年又非常重要。如今,“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似已到来。这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文明应该有何担当?为此,本报记者对许纪霖教授做了专访。本报记者 任思蕴 李纯一 “未来10年的中国与世界”系列访谈本周的话题是“未来10年的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
编者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为中华民族的未来走向勾画了一幅美好的生态图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社科领域专家学者尽心竭智,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阐释,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建议。为此,全国社科规划办日前在京召开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学术研讨会”,邀请四川大学邓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严金明
神圣性所提供的是一种不可侵犯、不可亵渎、不可不敬、不可不畏的东西。有此种种,而后可以言信仰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社会是上面讲礼治,下面讲礼俗,礼治和礼俗能够大体上维持人间的秩序,是因为礼的背后有一个天或天道。西方则重心在法治,用制度或契约来管理人、治理人,法或法治的背后有一个上帝。对于生活在礼和法之中的人来说,天道和上帝都是一种神圣性。 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商人来华,曾多次比较中西
南都讯 记者李昶伟 发自北京 由我国冷战史学科奠基人沈志华主编的《冷战国际史研究文库》1月11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露面。当天的新书发布会上,沈志华、牛军、李丹慧三位同领域学者展开了一场“冷战史锵锵三人行”。 研究冷战,回答当下外交问题 “冷战在亚洲究竟结束了没有?”北京大学外交系教授牛军认为,冷战时代虽然随着苏联的解体而终结,但许多从冷战时代延续下来的问题依然存在。当下中国面临的外交问题
共有 23,52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69 页 当前第 1,33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