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英国人爱德华·纽顿为聚书而乐。他喜欢向女士们、先生们介绍自己的藏书乐趣,还撰文出书,与素未谋面的读者朋友分享自己的这份快乐。中国传统的藏书,可谓喜忧参半。去过宁波天一阁的人们,一定会为那里的藏书而陶醉,遥想着古时候有这样的坐拥书城,内心该是多么的满足。其实藏书楼主人在世时并没有那么多快乐,藏书越多,内心的忧虑也与日俱增。他希望这些珍贵的图书能够世世代代流传下去,但他担心
教育政策及与之相互作用的教育制度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学习科学致力于研究人是如何学习的,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因而,这一领域的研究为教育政策和制度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理论视点。 一 学习科学兴起的重要现实因素,是研究者认识到现行的学校教育是工业时代的产物,远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R. Keith Sawyer在《剑桥学习科学手册》中开门见山地提出,现行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一系列未经
如果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总统不是里根,人们的感觉会截然不同。 和平时期的总统更多是“经济总统” 。里根上任之初,就面临“滞胀”难题 :物价飞涨,赋税高企,经济活力不足,人民信心低落。里根在大学时代主修经济学,但他坦陈, “经济学知识我早已还给老师,我的感觉更多来自好莱坞时的缴税经验。 ”无怪乎他最有心得的经济学,竟是恐怕只有自己能叫上名的某穆斯林哲学家的古埃及经济学 : “王朝开始时,小笔税款
我们总是在面对各式各样的选择,每做一次选择都有可能在未来展开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高考或许已经不是人生的分水岭,但手持志愿表,考生依然必须要从众多高校和专业中挑选出可能影响自己未来四年甚至更长久的几个志愿。这样的选择需要步步精心,不妨听听招办主任是怎么说的。 上海的志愿填报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填报时间为5月中上旬,第二次填报在7月下旬,如果考生仅凭感觉和
走进学习科学 学习科学会给教育带来什么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习科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脱颖而出,至新世纪来临之际,这一新兴学科已经开始影响课堂教学、校外教育、学习产品设计、学习组织设计、教师教育、职业培训等诸多领域的变革与创新。 学习科学的基本研究指向真实世界的需要,在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基础上,全方位地展开了对当前的学与教的研究。 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所推进的课程改革与发展,很多都
“购买新车时,一律选购符合规定标准的国产自主品牌汽车。”今年以来,各地纷纷下发规定,公务用车采购向价廉质优的自主品牌汽车倾斜。 正在举办的“2013上海国际车展”上,专门针对公务车市场的自主品牌汽车也成为一大看点。 “国车”公用:不能只听雷声不见雨 早在2012年,工信部公布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400多款候选车型几乎都是自主品牌产品
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还让很多人不由联想到了马加爵事件。这两次事件的主角有一个共同点:遇到问题的时候,清除自己的麻烦或者清除自己的竞争对手超越一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甚至可以超越剥夺别人生命的底线。 但若静下心来反省,不尊重别人,甚至不把别人当“人”,这难道不是在折射当下教育的一些问题吗?难道不是教育界的悲哀吗? 我们的教育目标,本来应该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培养
时值汪辜会谈将届20周年之际,民革上海市委、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26日在上海举行学术座谈会,对汪辜会谈的历史意义及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其间沪上专家或多或少地“重提旧事”,对汪辜二老于谈笑间化解复杂问题的勇气与智慧甚为感佩。 “可以说汪老不仅在做蓝营人士的工作,他也在做绿营人士的工作,做台湾各方人士的工作,这开创了先例。”言及汪道涵对两岸关系发展的贡献时,上海
开场白: 目前对中苏关系问题的研究,在学术界,中国学者的成果是处于世界前沿的。第一,俄国档案的大量解密,中国学者掌握了很多;第二,中国本身的很多资料,外国学者不易掌握。所以在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中,大家都比较认可的就是关于中苏关系这段历史,中国学者研究得还是比较透彻的。 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的关系有着比较长的历史。大概分为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21年到大革命失败
五一小长假将近,景点门票又成热点话题,我校商学院旅游系教授楼嘉军连线东方时空谈如何避免本地人听证外地人买单。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日期:2013年4月26日 栏目:东方时空 链接:http://news.cntv.cn/2013/04/26/VIDE1366980840520895.shtml
雅安地震发生后,华东师大学子心系灾区,近日在华东师大官博发起的“ECNU祈福雅安”活动中,有一条微博特别引人注目,微博中“雅安加油”这四个字和“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放在了一起,字体苍劲有力,字字入心,写这幅字的主人公是一名从五岁开始就与轮椅相伴的坚强女大学生——金婉。她以她的切身经历,鼓励灾区的孩子们:梦在,折翼的翅膀也能飞翔;磨难,也能唱出生命的欢歌! 金婉:我有1001个
上海滩,海平面上升同时,地面也在沉降。一上一下,“浮沉”几何?华东师范大学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明确地说:“上海未来20年海平面将上升10至16厘米。” 日前,市科委“长江口海平面上升对城市安全影响及应对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结题,华东师大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市水务(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通过两年多研究测定,修正了上世纪90年代对上海海平面上升的预测值,并提出了应对这项挑战
金婉的字苍劲有力 金婉五岁与轮椅相伴 雅安地震发生后,华东师大在官方微博发起“ECNU祈福雅安”活动。众多学子以各种形式为灾区祈福,其中有一条微博特别引人注目。微博中“雅安加油”这四个字和“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放在了一起,字体苍劲有力,字字入心,写这幅字的主人公是一名从五岁开始就与轮椅相伴的坚强女大学生——金婉。 华东师大设计学院2010级本科生金婉,五岁患横贯性脊髓炎和神经
【上海文化新人榜】上榜理由: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第四届学科评议组社会学学科召集人、上海市社会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首批“社科新人”。 “现在大家说的‘北上广’、一线二线城市,有观点认为最早是房地产开发商按投资取向和市场预想划分的,用社会学的眼光分析,不难发现这个标准强调物质和技术,却忽略了人作为‘城市质量’的因素,这样的‘城市化’容易导致发展不均
华东师大设计学院2010级本科生金婉,五岁患横贯性脊髓炎和神经根炎,从此下肢瘫痪,与轮椅相伴。然而,她的人生并未因此打上失败的烙印,反而依靠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家人朋友师长的支持,努力实现梦想。正如2010年华东师范大学“感动师大”活动给她的颁奖词中所说——“上天给她关了一扇门,五岁后轮椅与她相伴终身;她为自己打开一扇窗,张开隐形的翅膀让自己的梦想闪亮。” 五岁那年的噩梦 1996年9月
共有 23,64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6 页 当前第 1,322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