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文汇报》崔丽娟:不把学生当“人”的教育 怎能培养出尊重生命的学生

2013年05月02日
    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还让很多人不由联想到了马加爵事件。这两次事件的主角有一个共同点:遇到问题的时候,清除自己的麻烦或者清除自己的竞争对手超越一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他们甚至可以超越剥夺别人生命的底线。
  但若静下心来反省,不尊重别人,甚至不把别人当“人”,这难道不是在折射当下教育的一些问题吗?难道不是教育界的悲哀吗?
  我们的教育目标,本来应该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培养身心健康的人,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些本来很明晰的教育目标却走样了。
  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很少有人关心我们的孩子是否成为了一个好人,他是否承担了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相反,大家更看重他的成绩怎么样,有没有能力。
  在学校里,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是需要自己来“塑造”的。在这种“学生被塑造”的理念下,很容易发生一些老师不尊重学生的行为。比如,有的老师从来不避讳当着全班同学或者别的老师的面批评一个学生,而在这种环境下培养的学生,可能也会渐渐习惯了“围观”别人没有尊严的时刻,当然,也习惯了不尊重别人,或者不被别人尊重。
不得不说,不把学生当“人”的教育,不可能培养出尊重生命的学生。实际上,我们所有的教育者都是帮助学生成长的,而不是塑造他们成长的。当学生在被教育的过程中受到了足够的尊重,他们被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那么这样恶性的极端事件会少很多。
崔丽娟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
《文汇报》 日期:2013年5月2日 版次:12 作者:崔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