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昨天与戴尔公司签约,共同推动“云华东师范大学”在2年后初步建成。此举将提升该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此外,这次合作还有望使中小学普遍受益。比如,双方将在电子书包、移动学习,以及基于大数据的课堂教育等领域进行技术攻关,探索教育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 《文汇报》 日期:2013年10月11日 版次:7 作者:张懿 链接:http
爱因斯坦大脑到底有何过人之处,这已经成为最传奇的谜团之一。近日,华东师大物理系门卫伟博士从爱因斯坦大脑胼胝体的角度开展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神经科学领域权威期刊《脑》杂志上。 胼胝体是哺乳动物大脑中连接左右大脑半球最大的横向神经纤维束,左右大脑半球间联系越密切则通过胼胝体的神经纤维束也越多。门卫伟博士在调研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用了近1年的时间开发了一套系统,分析大脑胼胝体厚度的数据处理软件,打破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在华东师大签署协议,成立教育战略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将在教育战略应用对策研究、决策模拟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区域教育战略研究、国际教育战略研究等方面协同攻关,为国家和地方教育决策提供支撑与服务,打造国家教育智库。 《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3年10月8日 版次:8 作者:董少校 通讯员 万姗姗 链接:http
昨天(10月10日),华东师范大学与戴尔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手打造“互联校园”,共同致力于发展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应用及人才培养。此次合作将进一步完善华东师大的虚拟化及云计算建设,推动“云华东师范大学”战略的实施。 记者了解到,根据合作协议,华东师大将与戴尔共同策划和优化符合“互联校园”解决方案应用特点的数据中心虚拟化及云计算解决方案,并基于移动学习、电子书
中新网上海9月30日电 (记者 陈静)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大脑堪称史上最聪明的大脑, 过人之处何在?这是科学界传奇谜团之一。 华东师范大学今日透露,该校物理系学者从爱因斯坦大脑胼胝体的角度进行揭秘。爱因斯坦大脑胼胝体整体显著厚于同年龄段的正常对照组,且爱因斯坦在其去世时大脑非常健康,大脑萎缩不明显。 该校门卫伟博士等在调研了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用近一年的时间开发了一套系统分析大脑胼胝体
本报讯 一名网友号称历时18小时整理出的“最全大学生考证清单”日前出炉,这份清单小到英语证书,大到驾照结婚证等。国庆长假结束,不少学子表示要照着清单“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不过,在受到网友热捧的同时,也引发“证书是一大把,哪个才是你真正有用的”质疑。 可考证书超140项 网友“小贤爱百度”在几个朋友的帮助下,历时18小时整理出了“最全大学生考证清单”,微博一份,微信一份
本报讯 “人在江湖走,哪能不挨刀?左一刀,右一刀,关键的时候呢,一定要学会收一刀。”调侃的开场词立刻引得全场爆笑,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针对大一新生开展安全教育的活动现场,以“爱在师大、安全师大”为的主题的情景剧比赛由此拉开帷幕,由大一新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情景剧一一上演,剧目则围绕偷盗、诈骗、女生安全等话题,引导大学新生的思考和关注。 如果撞上“三只手”你怎么办?如果遭遇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都市城郊农民市民化及耕地闲置的情况越发普遍。近一二十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土离乡到城郊务农,与“农民工”相类似,该群体可被称为“农民农”。他们蜗居在城郊一隅,却承担了城市农业生产与农产品供应的重要功能。而与农民工、农民等所受到的社会关照不同,“农民农”得到的关注却显得非常之少。来自华师大的一群学子,历时3年对此予以了深入调研,相关课题成果日前斩获了“上海挑战杯特等奖
本报讯 即将参加第13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6名大三学生,此次课题研究的是最近极具社会热点的“以房养老”问题——《以精算模型为核心的中国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探索》。 6名大学生在本市静安区、普陀区、宝山区的9个街镇选取了1400户50周岁以上的中年和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对“以房养老”的观念和态度。结果发现,有子女
日前,经华东师大生命医学研究所两大实验室合作,以王传贵、李晓涛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论文揭示了细胞如何协调不同降解系统,以维持机体脂肪代谢平衡。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继细胞凋亡后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自噬是溶酶体依赖的降解蛋白、脂肪和细胞器的一种方式,对循环胞内物质、稳定细胞内环境及维持机体动态平衡有重要作用,广泛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正常
据新华社上海10月7日专电(记者仇逸)“以房养老”到底怎么养?只需要输入相关参数,不到10秒,就能准确得到结果。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获悉,该校以精算模型为核心,结合大量实地调研,探索的中国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引人注目。 “一对65岁的老年夫妇居住在一套价格150万元的房子里,通过反向抵押贷款,选择按月领取方式,这对老人每月可领取贷款额为5779.8元。加上原先每月3000元的家庭收入,他们的每月
即将参加第13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6名大三学生,这几天正为一项进行了一年多的课题做最后的答辩准备。此课题研究的是最近极具社会热点的“以房养老”问题——《以精算模型为核心的中国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探索》。 养老探索多条路径 房屋反向抵押贷款又称“倒按揭”,是一种“以房养老”的金融模式,是指把自己的房子抵押出去,每月获得一笔养老金。采用
“65岁的陈老先生和太太居住在一套价格150万元的房子里,通过反向抵押贷款,这对老年夫妻选择按月领取方式,他们每月可领取贷款额为5779.8元。加上原先每月3000元的家庭收入,他们的每月可支配收入为8779.8元,可以使他们的收入提升192.7%,每月盈余3779.8元。” 只需要输入相关参数,不到10秒的时间就能准确得到结果,这得益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们独创的精算模型。华东师大金融与统计学
新华网上海10月7日电(记者 仇逸)“以房养老”到底怎么养?如何解决传统观念限制、公信力低等影响“以房养老”推行的客观难题?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获悉,该校以精算模型为核心,结合大量实地调研,探索中国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 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汪荣明教授表示:“‘以房养老’涉及房产与养老
共有 23,63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6 页 当前第 1,296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