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0月7日电(记者 仇逸)“以房养老”到底怎么养?如何解决传统观念限制、公信力低等影响“以房养老”推行的客观难题?记者从华东师范大学获悉,该校以精算模型为核心,结合大量实地调研,探索中国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
今年9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汪荣明教授表示:“‘以房养老’涉及房产与养老两大社会热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老年人财富、拥有更好的晚年生活。如何解决制约‘以房养老’推行难点,回应百姓关切,需要应用专业手段开展多方位的探索。”
自2012年初以来,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的6名本科生在汪荣明教授的指导下对反向抵押贷款中国模式进行了探索。课题组成员们利用金融与统计专业知识,制定了反向抵押贷款的业务开展流程,推出了符合实际又能精确计算的定价模型,并对利率、房价波动、寿命等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规避设计。
课题组对上海静安区、普陀区、宝山区9个街道(镇)约1400户50岁以上中老年家庭开展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30次。调查发现,传统观念的限制是开展“以房养老”最大的困境之一。许多老人在接受访谈时都表示要把房子留给子女;也有老人认为政府在推卸养老责任的同时“算计”老百姓的房子。对相关机构如银行、保险公司的不信任也是“以房养老”难以推行的一个重要阻碍。
在总结国内外成功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师生们对客观难题一一分析,并在课题中建议,“以房养老”首先在无子女老人群体中试点,进而推广到所有老人群体;只是现有养老体系的有效补充,与现行的养老政策并无冲突。推行“以房养老”应由政府主导,政府适时介入,为老人提供担保并且严格监督,将会增强相关机构和老年人之间的信任。
某保险公司精算师、中国精算师协会个人正式会员汪健兵对课题给予肯定:“对反向抵押保险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上海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科科长苟滢华也表示:“如果你们的反向抵押贷款养老模式普及的话,效果应该是比较明显的。”课题将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有着全国大学生学术奥林匹克竞赛之称的全国第十三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完)
新华网 日期:2013年10月7日 作者:仇逸
链接:http://www.chinadaily.com.cn/hqcj/xfly/2013-10-07/content_10259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