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总策划:韦天瑜 学术主持:王远 策展人:汪涤 展览时间:2014年12月27日-2015年1月31日 地点:上海市复兴中路1199号明园美术馆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在沪上以现当代艺术的创作、研究和教育闻名,云集了一批在上海乃至国内颇具知名度的艺术家。今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办的“象界——2014上海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由多位美术学系资深教授领衔
“我不太喜欢20世纪以后的现代文学,作家们更多用他们的头脑而不是用整个心灵写作,少了丰厚情致和打动人的东西。我理想中的文艺作品既有思想又有感情,充满激动人心的力量。”96岁的钱谷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话一点不含混,时不时还咧嘴大笑,透着率真与洒脱。 看书做学问之余,钱先生几十年来有个习惯:每天下午4点半,雷打不动到长风公园散步。从华东师大二村寓所踱到枣阳路湖边长椅,老人从未忘却生活的本真
12月25日,上海文艺出版社举办的陈丹燕作品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上海作家陈丹燕、学者孙颙等齐聚一堂,探讨陈丹燕笔下的上海故事。 提起上海作家陈丹燕,外界描述她最多的是“小资”。研讨会上,当有人提及“小资教母”这个大众赋予陈丹燕的名号时,陈丹燕轻轻地摇头并笑着说:“我否认有用吗?” “华人与狗不得进入” 被她证伪 像历史学家一样做研究,像新闻记者一样追求真相完整性,然后像
日前,首届“海峡两岸特殊教育高端论坛”在广东湛江岭南师范学院举行,来自海峡两岸近百名专家学者围绕“特殊教育协同创新”进行了学术研讨。 台湾特殊教育协会前理事长、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前院长吴武典表示,在两岸良好的教师教育交流合作基础上,增设特殊教育学系,培养优质特教专业师资,加强两岸特殊教育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充满愿景。两岸特殊教育发展可以借鉴台湾的经验,结合当地的需要,发挥高起点、高动力
“多棱镜像——华东师大美术学系青年教师研创展”今天起在上海明圆美术馆展出,展览由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办,上海明圆美术馆承办,将展至明年1月31日。 刘元捷(作品)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系在沪上以现当代艺术的创作、研究和教育闻名,云集了一批在上海乃至国内颇具知名度的艺术家。今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现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办“象界——2014上海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由多位美术学系资深
上周,教育部就未来的高考改革出台了四个配套措施,分别涉及学业考和综合素质测评等。消息传出后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特别中学教育如何真正从“应试”走向素质提升,更是在短短一周内引起了各界的广泛探讨。 12月20日至21日,首届语文教育论坛“百年语文的回顾与展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上海市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主办,华东师范大学语文教育研究中心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协办。近百名语文
最近,在崇明县明珠湖公园内的草地上,25头在上海本土繁殖的幼獐从木箱中欢快地跳了出来,迅速奔向了周围的绿林之中,仿佛回到了久违的家里一般。上海本土獐在消失百年后重归家园,代表着历时八年的上海獐重引入项目取得阶段性成功。 据了解,獐也叫河麂,属鹿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在本市青浦、奉贤等地数量还相当多,但在二十世纪初绝迹。上海獐重引入项目始于2006年,在野生动物保护
任何一门学科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现实的认知需要,回应时代所面对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性、职业化的助人工作,是现代性的产物,从其诞生之时起就打上了现代性的烙印,并被逐步定位为解决现代性所衍生的各类社会及人类自身问题的一个实务工具。于是,社会工作一直被认为是运用社会科学理论的“工程师”,认为只要掌握了具体的、操作性的实务技术就可以了,致使社会工作学科发育滞后,理论建设与实务技能分割运行
展现我国古代家庭教育典范的孟母教子传说,传达中华民族知音文化的伯牙子期传说,体现与自然和谐共生、极富民族智慧的坎儿井开凿技艺……在国务院新近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与扩展项目名录中,许多反映中华传统美德、与传统农耕文明和民众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非遗项目榜上有名。据参与此次评审的专家透露,第四批非遗名录的特点就是突出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强调科学保护、弘扬民族优秀非遗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担心宝宝“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很多家长的心头病。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性格,与宝宝“斗智斗勇”在每个家庭不断上演。如何更好地让宝宝成长?是“提早助跑”还是“顺其自然”?本期我们结合育儿周周看“专家讲座进社区”项目组在闵行区早教中心举办的主题育儿讲座,听听专家是如何科学引导的。本期的育儿专家是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心理教研室主任周念丽教授。 ■家长疑问1:如何让宝宝保持注意力半个
共有 23,64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7 页 当前第 1,21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