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超武,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冷战国际史、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理事。 从冷战以来,美国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对外政策的突出而重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其已形成和掌握的战略优势。而此种战略优势所包含的,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美国所具有的经济、军事、科技等等之外,同盟和联盟体系是其核心要素。美国联盟体系内的国家,或出于安全、经济、文化等因素
加强教育实证研究 促进研究范式转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正在迈向教育强国的新征程,迫切需要更高水平的教育研究。为更好地服务国家教育改革,提高中国教育研究水平,1月14日,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和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14所大学的教育科学学院(部)院长、35家CSSCI教育研究杂志主编联合发起的“教育实证研究联席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与会者一致认为,中国教育研究
1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提出“推广融合教育,保障残疾人进入普通幼儿园、学校接受教育”。9日在厦门市举行的衣恋集善融合教育发展国际研讨会上,500余名与会代表达成共识:“发展融合教育是残障人士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促进教育公平、均衡、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让残障孩子和普通孩子“融合”起来、一起上课,而不是被“隔离”出去,是全球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论坛主持:黄 蔚 《中国教育报》“信息化”主编 论坛点评:张学文 《新华文摘》“教育”栏目主编 特邀嘉宾: 陈玉琨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研究院院长 田爱丽博士 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副主任 徐向东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附中校长 董君武博士 上海市西中学校长 上海市西中学学生在学校STEM中心开展3D打印。(资料图片) 上海交大附中学生在学校STEM中心动手实践。(资料
他是华东师范大学两所前身学校——圣约翰大学和光华大学的校友,在留日深造经济学之后又在欧美供职金融行业,新中国成立后任教复旦大学,教授他的老本行经济学。 一名海归银行业者弃“金”从文,竟成就了一位“汉语拼音之父”。1月14日,刚刚度过他112岁生日的次日,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驾鹤西辞。 无论求学还是执教,周有光的母校都在他一生牵念的上海滩。他是华东师范大学两所前身学校——圣约翰大学和
2016年9月起,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荐使用“部编本”语文教材。据教材总主编温儒敏介绍,增加适当的学习策略(包括阅读理解策略)指导,是这套教材的一个亮点。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阅读理解策略作为教学内容得到了语文教材编写专家的重视。阅读理解策略教学在近年来已经受到了国内不少语文教育研究者和一线语文教师的关注。“部编本”语文教材对阅读理解策略指导的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文教育研究的动向
根据现阶段需要分析政策热点;立足教育规律研究深度问题;总结教育学者的思想,让后来人站到他们肩上;进行教育试验,并不断总结经验、提炼规律……2016年,像以往的每一个年份一样,是教育学者们繁忙、辛劳而又富有成果的一年。 掂一掂、数一数他们的成果,享受教育思想的魅力。 政策热点 王蓉 从财政视角思考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建设 文章:《从财政视角思考中国特色一流大学建设》,2016年1月8日
长期以来,民俗学一直将其研究视野聚焦于乡土社会,或多或少地忽略了都市。而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快速推进,都市型生活方式大面积普及,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模式,都市民俗学应运而生。 在受访学者看来,都市民俗学的兴起不仅是民俗学的研究领域由乡村到都市的视角转换,也标志着民俗学顺应现代化潮流由传统向现代转化,传统的民俗学研究有望进入一个自我更新的新阶段。 聚焦日益城市化的现代社会 无论是
日前,华东师范大学(下称“华东师大”)与明园集团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暨明园集团捐赠仪式在华东师大中北校区举行,双方将在人才培养、基础教育、产学研合作、文化艺术等领域开展深层次、多方位的战略合作。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张恩迪,华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校长陈群,副校长梅兵、汪荣明等校领导,明园集团董事长李松坚,集团副总裁邱志宇、林培生、李平,明园集团产业研究院院长聂勋建,以及明园集团和华师大相关
热点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 入选理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围绕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学界从各种角度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⒈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何谓,重点研究
美国的公共住房政策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自1937年颁布第一部关于公共住房的法案开始,公共住房已成为政府解决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大规模公共住房建设也带来了贫困集中、种族隔离、住房闲置率高、环境衰败、毒品暴力泛滥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公共住房政策所带来的这些城市社会分化和隔离问题也直接促成了混居思想的提出。1970年代开始,混合居住政策被当作应对居住隔离所带来
共有 23,704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81 页 当前第 1,10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