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适应性,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劳动力市场需求具体包括什么?雇主对应聘者有着怎样的要求?本科毕业生应具备哪些能力素质?明确这些需求信息,是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笔者采用网络数据挖掘的方法,抓取了一家大型招聘网站2017年一天24小时之内近1.4万条网络招聘信息,甄选出其中的任职要求文本,进行词频分析和量化编码,从中
上海土布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兴起繁荣 上海郊区近些年存在着一门特殊的生意“收土布”。土布商人设立加工厂、开启淘宝店,平时开着面包车去乡下收回一匹匹老布,做成靠垫、床单、挎包等物品销售。 如今已经几乎没有人织费时费力的手工布了,无人知道上海郊区的居民家里还藏着多少老布。几十年前,崇明还家家织布,女儿出嫁,百来匹布的陪嫁是少不了的。 这些土布以现在的眼光看仍然很美。“上海土布织造的线条不均匀
77岁的叶澜自1962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毕业留校工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持续从事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和研究。在此期间,她首创并主持了“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的建设。 教育改革与教育学理论建设是中国问题,也是世界问题。三十多年来,叶澜和她的团队扎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教育变革实践,以中国话语、中国思维方式,形成了当代中国教育学的整体原创型态,被认为是对这一世界问题
面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考题,我国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区域如何提升、突破?如何用一张“网”护住碧水蓝天?我校长三角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就该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阅读原文 来源|东方卫视 编辑|吴潇岚
离别是让画家就范的最佳借口之一。李慈铭将行之际的画扇请求让潘曾莹不忍回绝。后辈学人孙予恬、樊增祥和陶方琦离京时,李慈铭也都从潘曾莹那里为他们求得画扇。潘曾莹推重李慈铭的文才。李慈铭肯定潘曾莹的《小鸥波馆集》清妙有致,又和戴熙一样别具只眼,称赏其山水画的水平更在花卉之上。文士之交,贵在淡而有节。 同治乙丑科会试,李慈铭再次落榜。再加上好友陈骥辞世,李慈铭深觉京城居大不易,于半推半就之中定下
这种科学的普及与教育,既在最大限度地激发儿童探索科技的兴趣,同时也在最大程度地保护他们对科学世界的原初的惊异之心,它着眼于一个民族长远的智性未来。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儿童会逐渐形成对科学的理解、鉴赏与判断力,也就自然会形成对科学家和科学发自内心的尊重。 在波士顿长达半年的寒冬之中,博物馆成为了与公立图书馆、艺术馆同等重要的消磨时光的好去处,这对于那些带着孩子到此地访学的访问学者尤其重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5月22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致辞,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副处长梁清出席会议作总结发言。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常委
西宁、海东在青海省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人口、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占全省的比重超过了70%,省内首位度极高。西宁—海东都市圈是兰西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海省落实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具体行动。 正确认识西宁海东一体化发展的重大战略价值 “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方案,成为新时期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样板和全球关注的焦点。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
6月1日是华东师大前身大夏大学建校94周年建校纪念日,华东师大档案馆特推出《欧元怀校长与大夏大学》一书。该书主编汤涛表示,全书以欧元怀担任大夏大学校长期间(1945年-1951年)的史料为主体,从教育思想、校务治理、经费筹募、教职员管理、学生管理、总务及其他等六个方面,发掘整理原始档案,以确凿的史料,全面披露欧元怀校长执掌大夏大学艰辛而光荣的历史。 临危受命回迁上海 1924年,在王伯群
近现代以来文言与白话从针锋相对到并立交融的嬗变过程,也可以借助外国文学翻译这个独特的视角来予以考察。就“小红帽”故事的译介而言,就存在文白异趋、此消彼长的现象。比起翻译时语词的选择推敲来,更重要的则是如何去揭示故事的主旨,以帮助读者理解体会。 左图:1927年插图LittleRedRidingHood均资料图片 右图:大灰狼对小红帽说:“嗨,我是你的Facebook网友。”这是“小红帽”故事
今年5月7日,王元化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位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北校区图书馆的王元化学馆重新开馆了。同时为了纪念他,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思想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及校出版社共同主办一个以“后五四时代与中国思想学术”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及外地的学者,三十余人热切发言,算是以学术与思想的方式,纪念一个严正的思想者。 元化先生生前十分喜爱这段话:“沉思的心灵生活其实才是他们最为珍视的,时时
人工智能如潮。教育如何做“弄潮儿”?我们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祝智庭教授。 在人工智能影响下人类的学习在发生哪些变化 记者:对学生来说,现在全世界技术含量最高的学习方式是什么样的? 祝智庭:据我了解,IBM开发了一个机器人助教吉尔·沃森(Jill Watson),用于佐治亚理工学院开设的“基于知识的人工智能”在线课程来回答学生的问题,而学生没有意识到吉尔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发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滋养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在学生公寓“六T”管理达标创建工作中积极探索方法、不断创新思路,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理念贯穿其中,助力“优雅学府”建设。 自2015年起,在上海市教委的关心支持下,上海市学校后勤协会组织开展
在教育部党组发布高校党建质量提升攻坚行动“规划书”之际,5月29日下午,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举行基层党建工作特色项目(案例)交流展示会,通过视频短片、节目展演等多种形式,对系统基层党组织“十佳”组织生活案例、主题党日案例和基层党建特色项目进行精彩展示,充分展现在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树起标杆、亮出典型,正式吹响上海高校和医院党组织实施“对标争先”计划、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高质量创新
共有 23,536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1,570 页 当前第 1,01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