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媒体关注 / 正文

“‘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制度型开放与畅通内循环”圆桌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

2025年10月20日

  9月26日,“‘十五五’高质量发展:制度型开放与畅通内循环”圆桌会议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百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制度型开放与畅通内循环的改革路径、政策创新、联动机制等内容,展开深度对话。

圆桌会议现场 校方提供


通过制度型开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会议提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技术进步加速迭代的复杂背景下,如何通过制度型开放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深化改革进一步畅通国内大循环,进而通过制度型开放与内循环畅通的协同共振实现发展范式升级,是攸关我国中长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

会议致辞嘉宾 校方提供

  十四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尹艳林作主旨报告。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权衡,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为松,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孟钟捷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岳华教授主持。

  孟钟捷提出,当今世界百年变局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推动制度型开放与畅通内循环,不仅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选择,更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路径。制度型开放强调规则对接与制度创新,畅通内循环重在激发市场活力,二者协同共振,方能形成“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的良性循环。面对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贡献真知灼见,共同为“十五五”规划和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注入智慧动力。

  王为松分享了关于学者品格与学术精神的思考。他认为,真正的学者需要具备专注沉浸、自我怀疑和真正谦恭的品质。在回顾了社联主管主办的《学术月刊》《探索与争鸣》等刊物办刊传统和发展历程后,他提出学术刊物的使命在于探讨具有全局性和规律性的重大理论问题,应秉持长期主义,坚持探索真理的初心。此次会议既是学术期刊与高校科研力量协同联动、赋能国家发展战略的鲜活实践,更是主动对接国家需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使命担当。期待与会专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汇智聚力、凝聚共识。

  权衡提出四点思考:一是要准确分析“十五五”时期的国际环境和百年发展变局;二是要科学研判“十五五”时期科技革命和产业演进趋势;三是要深入谋划“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领域重大改革举措;四是要系统总结改革创新和发展的实践经验与思路举措。他期待专家学者立足新形势、聚焦新问题,深入开展高质量理论研究和决策咨询,为推动我国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在“十五五”时期迈向新台阶贡献学界智慧,提供智力支撑。


为深化学术创新与思想交汇贡献学者智慧


主题发言专家之一 校方提供

  会议发言第一阶段由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实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黄群慧研究员作为引言人,聚焦“十五五”时期如何以高水平开放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浙江大学原副校长罗卫东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巩固文明共识、确立文化自信,高水平推动制度型开放”。南京大学长江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院长刘志彪教授的发言主题为“从规则统一走向规模壮大: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战略转变与政策选择”。分享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宏观经济学的逻辑与框架,认为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重点领域风险化解有序有效,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会议发言第二阶段由刘志彪主持。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作为引言人,分享了推动内循环要注意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李实的发言围绕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与包容性改革展开。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经济学院高帆教授的发言主题为“畅通内循环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支柱”,提出经济循环的关键在于深化体制改革与创新驱动,通过制度安排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主题发言专家之二 校方提供

  会议发言第三阶段由黄群慧研究员主持。东南大学人文学院王宁教授作为引言人,解析了中国“生产—消费”内循环的社会基础及其重构。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讲席教授张学良的发言关注了高层次开放与国家区域重大战略联动。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特聘教授钟宁桦的发言主题为“长三角货运联系新格局——基于高速公路货运大数据的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黄少卿教授的发言基于上海的经验,解构了产业互联网平台如何促进制造服务化。

  会议发言第四阶段由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原副校长罗卫东教授主持。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张军作为引言人,做了题为“制度型开放如何实现”的报告,以上海为例,强调上海在制度型开放中应承担起引领性角色。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刘守英教授分享了自身对于城乡融合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刘江会教授的发言主题为“全球产业链重构的驱动机制——内生与外生双维度的历史与当代解析”。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刘培林认为,要通过扩大出口信贷为设备更新打开更大空间。

  尹艳林在闭幕式发言中提出,当前中国已进入以制度型开放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服务业对外开放是制度型开放的重点。他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业开放取得的重大进展,尤其是在电信、教育、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的突破,深入分析了服务业开放所面临的制度约束和落地难题,强调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对“十五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殷德生在闭幕式上表示,此次会议围绕高质量发展、制度型开放与畅通内外循环三大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希望未来继续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与繁荣发展。《探索与争鸣》主编、编审叶祝弟认为,与会专家不仅就产业安全、数字经济、统一大市场等现实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更从文明共识与制度型开放的长时段视角展开探讨,赋予讨论更为深远的学术价值。会议不仅凝聚了思想共识,也展现了学术研究在现实关切与理论创新之间的紧密互动。闭幕式由《探索与争鸣》副主编、编审李梅主持。

参加圆桌会议嘉宾合影 校方提供

  会议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华东师范大学主办,《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与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承办。


阅读原文


记者查建国 陈炼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