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重新审视亲密关系的新视角。
这个七夕节,鲜花和巧克力不再是唯一的主角。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科普馆内,一场名为“当爱情遇到心理学”的主题讲座,为普陀区万里街道的居民们带来了一份独特的“科学浪漫”。专家们用心理学原理解读婚恋问题,非遗漆扇手作则传递着中式含蓄,社区居民在思维与手作的交错间,体验了一个“有理又有礼”的传统文化佳节。
“我们为什么需要爱情?”讲座伊始,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王弘毅抛出问题。她用生动的案例解读了爱情与婚姻背后的心理机制,并通过多个心理学实验分析男女思维差异,为大家提供了重新审视亲密关系的新视角。王弘毅建议,专注当下、激活大脑的“爱情防火墙”、在平凡中创造不凡,用好这三个“秘诀”,有助于建立常青的爱情关系。
“原来感情问题不能光凭感觉,还有这么多科学道理啊。”现场听众李女士说,爱是科学,是艺术,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去实践、去创造。

活动现场,居民们亲手制作七夕信物,体验传统技艺之美,感受中式浪漫与雅趣。“居民们在这里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动手体验,这个七夕节过得很有意义。”参与活动组织的街道负责人表示。
本次活动充分融合了高校学术资源与社区文化服务,既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情感认知与人文素养,也丰富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作为校地共建的上海市首个沉浸式心理科普体验空间,华东师大心理学科普馆持续推出优质文化活动,推进心理健康普及,培育社区文明新风,让心理学走进民众,点亮生活。
阅读原文
记者丨新民晚报 王蔚
来源丨上观新闻
编辑丨王蓝萱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