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读”,历经高三魔鬼式的训练,考生们走出高考考场。伴随着扔向天空的书本、资料,不少考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狠狠地”放松一把,同学聚会、K歌、追剧、通宵游戏……然而,在生物钟和生理、心理调节的微妙关头,一些不适应症也会悄然出现。如何让身心从“应激”频道调整到“常态”频道,避免不适应症的出现?记者专访上海市眼科防治中心、华师大心理系、曙光医院等专家,为“后高考生活”把脉支招。
追剧打电玩,易成干眼症高发对象
复旦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大一学生唐同学回忆起高考刚考完的那几天时,向记者反映:“考完一下子觉得浑身轻松,回家把平时想看但没时间看的碟片、视频都找来,连续一个多礼拜泡在视频中,爸妈觉得我之前太苦了,所以也不管。但是长时间看视频眼睛受不了,都发红了,而且老感觉睁不开眼,还怕光。后来赶紧滴眼药水,暂停看电视才有所缓解。 ”
专家把脉:
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防治科科长朱剑峰科长表示,“长时间盯着看电脑、电视,眼睛不眨很容易引起干眼病,再加上高考结束后迎来夏季,学生在空调房里长时间看发光屏幕,干眼病尤其容易多发。 ”据朱科长介绍,干眼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睛的干涩、发红,严重时甚至会有疼痛感。
专家支招:
看视频的时候要多休息,利用广告时间让眼睛离开屏幕。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闭眼休息一会儿,也可以向远处看。最好不到一个小时就能让眼睛休息一会儿,不要连续地看视频”。
同时,对于眼睛出现干涩、眼红的症状时,朱科长建议可以用润眼药水来治疗、缓解症状。 “有条件的话,可以选择人工泪液,帮助湿润眼球表面,使眼睛不会过于干燥,减轻疼痛感。 ”
莫让后高考时代培养出“网虫”
有不少男生把压抑了三年的游戏瘾完全释放出来,和同学在网上厮杀拼搏Dota、魔兽世界,也有和陌生网友开战,常常是打到深更半夜也不停歇。父母劝时,他们总说高考复习已经养成了晚睡的习惯,现在看到游戏更是双眼放光。
上海某高校大一数学系的卢同学向记者表示:“刚考完觉得很轻松,连机打游戏,打一局要十几分钟到一个多小时,往往打一天或者熬夜打。想着反正第二天也没事,睡眠还能补回来”。
专家把脉:
很多考生在后高考阶段的生活处于作息紊乱颠倒的状态,白天睡觉,夜晚出来“活动”的学生大有人在。曙光医院失眠专科主任蒋有倩主任表示,虽然白天有充足的时间补充睡眠,但是睡眠质量远低于夜间,而且“打乱生物钟会使人的植物神经功能和自律神经功能紊乱,引起肚胀、精神萎靡、烦躁等症状,对消化功能和大脑功能也有影响”。
同时,华师大心理系教授、博导、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徐光新指出,沉溺网络、颠倒昼夜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长时间打游戏易形成“网络综合征”,沪上各大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每年都会发现个别新生在入校时有明显的网瘾症状,而追溯 “病史”,大多数是高三暑假时沾染。
专家支招:
适度地打网游有助于放松高考复习时紧绷的神经。但高三生因为长期伏案,体质状况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考完后,更需要的是逐渐恢复锻炼,其实,参加一些户外的活动,让身体不至于整天闷在室内,是获得精气神的良方。
对答案导致考后焦虑失眠
“完了完了,菖菖题其他几个同学的答案都跟我不一样,这道题值5分那! ”过来人王同学记得前年高考后,因为和同学对了几道题,结果却对出了心上的一块大石头,都影响到了后面考试的心情。考完之后,仍然对这道分值较高的题念念不忘,竟然导致做恶梦和失眠。
事实上,往年高考结束后,考生因不堪心理重压而轻生的极端事例也时有发生。十年寒窗都熬过来了,“独木桥”也挤着过了,为何过不了最后的心理关?
专家把脉:
徐光新主任解释说:“考后对题是大忌。考生考完对答案,发现掉入出题人的‘陷阱’、估分不理想等都会给考生带来精神压力。另外,父母的期许也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估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另一方面,退一万步讲,“就算考得不好也不要觉得人生是没有希望的,毕竟高考不是唯一的选择。 ”
专家支招:
蒋有倩主任指出:“考试后失眠是一个心态的问题,这种心理上的烦恼是没有根据的,因为分数还不确定。而且,考生要明白的是,即使发挥失常,现在烦恼也无法挽回。与其郁郁寡欢,还不如及早进行规划应对。”家长也要注意疏导孩子,这个关键时刻,父母发自内心的支持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如果父母责怪埋怨孩子,说不定真的会导致孩子做出傻事,所以一定要安抚好孩子的心理。
警惕考后“精神休克”
与考后失眠不同的是,相当一部分考生考完后过度放松,生活失去日常规律,反而感到预期已久的考后生活变得很没意思,内心产生失落、空虚感。去年考入上海某高校的李同学反映:“考完后不用上课、不用做题反而觉得心里空落落的,整天和同学出去玩,时间长了也觉得无聊,后来就宅在家里,又没干什么事,觉得挺虚度光阴的。 ”
专家把脉:
徐光新主任指出,“就像长跑跑完了不能马上停下来休息一样,人经过高度紧张的状态后突然停下来会引发‘精神休克’的现象,这样的状态反而给进入大学造成了一定的负担,产生危机感。 ”对此,徐主任建议考生能够适当了解自己即将学习的专业,看看书,拓展知识面;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进入大学做好准备。
蒋有倩主任告诉记者:“近年来,九十月份进入大学感到不适应、失眠、有心理障碍来就诊的同学有所增加。”一方面,进入大学要开始过集体生活,而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的把握、生活习惯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另一方面,进入大学有些人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心理落差和不适应,难以与外界环境相协调,易引起失眠。对此,蒋主任建议高中毕业生利用暑假的时间好好调整自己的状态,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环境和生活。
小心“饭局潮”诱发急性肠胃炎
高考结束也意味着高中生活的落幕,毕业聚会、聚餐或者亲朋好友的“饭局”自然少不了。
今年大二的黄同学在暑假就遭遇了因饭局过多导致肠胃受伤的经历。他说:“高中好友聚会一般都是聚餐的形式,外加上不少同学都有谢师宴,每天都在外面吃,而且同学聚会一高兴就容易吃得比较撑,后来有一次晚上回家突然腹痛、腹泻,又呕吐,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急性肠胃炎发作,而之前一直没有胃炎的症状,后来饮食恢复健康,再加药物治疗才慢慢恢复。 ”
专家把脉:
曙光医院消化内科朱梅萍医师接受采访时说:“高考过后,因过度饮食造成急性肠胃炎在门诊上的例子还是挺多的。 ”
朱医师介绍,高考前人体处于应急状态,人体紧张会造成消化道胃酸分泌增加,即有疾病的隐患。而考试后机体的应急功能下降,免疫功能降低,此时若饮食油腻、过多等都会引起急性胃肠炎。另外,胃酸分泌过多会导致胃黏膜变薄,易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她表示:“很多高中生在学习压力比较紧张的时候有潜在胃炎的危险,而一般人不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在潜在胃炎风险下饮食不节制极易引发风险。 ”
除此以外,不少高考生在后高考时代会接触到啤酒,同学分别、新的生活开始、高考结束等各种事件搅拌出的复杂感情,容易令年轻气盛的高中生们过度饮酒。而过度饮酒、酒力不当都容易引起酒精性胃炎,轻者呕吐,重者损害心血管系统。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朱医师建议高考生避免暴饮暴食,“夏季尤其是肠胃病的高发季节,食品的保鲜能力下降,细菌易滋生,饮食一定要注意健康、有节制。 ”同时,朱医师建议同学聚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茶室饮茶等都是比较健康的选择,主要以娱乐、交流为主即可。若是聚餐尽量能够饮食清淡、卫生,加强自我控制能力。
过来人谈
旅游、学习都是不错选择
目前就读于复旦大学新闻系的倪佳炜同学回忆起自己的高考后如何放松时表示,“因为之前很少有机会能和好朋友、同学一起出去游玩,所以正好利用高三暑假和同学一起去了趟海南,还去了世博会。两次旅行都是非常欢乐的,游玩、放松的同时还开拓了视野,感觉非常棒! ”
同样,来自哈尔滨的刘同学去年刚考完试,父母就带她到五大连池放松心情,缓解高考之前紧张的心情,“和父母一起出去玩很开心,完全不会去想考试的事情了,过得很轻松”。
而复旦大学行政管理系的赵雪蔓同学则利用暑假报了上海中级口译考试的培训班,“考完试比较闲,想要提高一下自己的英语,就报了口译,因为没有什么压力,所以学起来还是挺轻松的。 ”
专家支招:
徐光新主任指出:“旅游对孩子开拓眼界、放松心情有很大的帮助,是考后放松心情的一个不错选择。 ”
倪佳炜同学同时建议,“可以利用休闲的时间学点知识,不一定是课本上的,可以是一些培养自己兴趣爱好的学习,例如小提琴、古筝、书法等,既能学到东西,又能放松心情,做自己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 ”赵同学也建议,“喜欢什么就去学什么,多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认认真真学些内容。另外,高考远不是人生的终点,适度放松后,回归有规律的、健康的生活。 ”
《新闻晚报》 日期:2012年6月9日 版次:B08 作者:肖波 姚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