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赤参加勤工助学补贴生活。

尼玛普赤7年后终于可以回家过年。 本版摄影 记者吴恺
又到一年寒假时,每位学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家,和家人团聚在一起。眼前这个瘦瘦小小的藏族姑娘尼玛普赤,从初中时考入内地西藏班读预科开始后到如今升入大学,已经有7个新年没有回家过了。有的年份是藏历新年恰逢已经开学,有的年份是可以回家过年,但是那些年即使凑够到拉萨的火车票,也凑不够拉萨到家的汽车票。今年,华东师范大学特地为这个姑娘准备了全额路费,这让她欣喜若狂。她私心想着,好不容易可以过上一个团聚年,应该给家人带些什么呢?
差一点
家中长女无缘大学生活
来自西藏江孜县热索乡的藏族姑娘尼玛普赤,如今是华师大2012级资源与环境科学院一名免费师范生。她从初中开始就在远离家乡,来到内地西藏班就读。初中四年(包括预科一年)在济南,高中在北京,眼下又来到繁华的大上海。
2005年普赤以年级第三的成绩达到进入内地西藏班的分数线,这意味着她可以去内地的西藏班读初中,享受梦寐以求的优质教育资源。可是,要不要去?该不该去?学费怎么办?没想到,好成绩也会让人左右为难,辗转反侧。
由于是家里的长女,普赤打小起就非常懂事,看着父母为难的样子,她主动提出,可以留在西藏选择放弃,但前提是爸爸妈妈允许她读完高中。
“去内地西藏班读书是我们每一个人当时的梦想,因为当地的教学质量和内地西藏班比起来差得太多,进入内地西藏班被老师和学生视为是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普赤顿了顿继续回忆说,虽然去济南西藏中学读书不需要交学费,但是家里依然拿不出求学期间的生活费,又因为是家里的长女,父母还是希望自己能够留在家里。“因此,我当时提出一个条件就是留在家中可以,但是要让我读完高中。”
知道普赤这一忍不住让人扼腕叹息的决定之后,她的老师多次到她家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老师认为,普赤读书还是很有天分,又勤奋又坚强,不争取更好的学习环境是在太可惜了。爷爷奶奶也极力支持她出去读书,“家里的长辈都是文盲,所以,不希望孩子也像他们那样,再辛苦也值得!”经过了一个多星期的“拉锯战”,普赤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
当时,为了筹措普赤去济南读书的生活费,家里向乡里乡亲借了3000元。那会儿,3000元大概也要家里省吃俭用两三年才能够还上的。
原来,普赤家是属于地少人多的状况,家里有三个孩子如今都在内地上学,还有一个在本地上小学,这样一来家里的生活开销很大,再加上家里有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可是除了那十亩地,似乎很难再有所依靠了。据介绍,普赤家里的10亩地上,每年都会种植大量的青稞,这种适合在青藏高原生长的禾谷类作物,收割之后可以拿到县里去卖。农闲的时候,他的爸爸会去给人“盖房子”打临工,如果干得卖力的话,一天能赚个50元钱。
普赤清楚地记得,当年她还没有银行卡,是真金白银就这么揣着3000元钱离开了西藏开启了自己的梦想之旅。这3000元到学校后全部上交给老师保管,每次用钱都要事先去申请。
那些年
够买火车票不够买汽车票
在济南西藏中学初中的四年,因为学校规定,普赤都没能回家过年。一个人漂泊在异地他乡,开始真的很难适应,每天晚上闭上眼睛满脑子都是家中的场景,再加上当时刚刚接触汉语,压力特别大,很多次都是带着泪花在梦中醒来。为了缓解学生的思乡之情,每个节假日西藏中学都会组织一些活动,或出去旅游或到某个大学去参观。
“但是那时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也是第一次经历在异乡过年,虽然活动很多,但心思还都是在家里,非常想念我的家人。”不过,令普赤感到安慰的是,她的班主任是一名地理老师,极其负责任又很关心同学的情况,她常常会和班里的同学一起聊天,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生活遇到的困难她也极力去解决。那时候开始,普赤开始萌生未来当一个老师的梦想。
时间在繁忙的学业中飞逝,四年后,普赤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西藏中学。与初中的生活相比,除了寒暑假会有短暂的假期外,高中的生活远比初中更紧张,为了能够考上好大学,普赤身边的每一个同学都像绳子一样拧成一股劲儿,全力以赴。高中期间,普赤回过3次家,都是暑假而不是自己最为向往的藏历新年。
普赤记得,有的年份是藏历新年恰逢已经开学,有的则是明明可以回家过年,但是考虑到经济问题还是抱憾放弃了。那些年,普赤即使凑够到拉萨的火车票,也凑不够拉萨到家的汽车票。“当时,北京到拉萨的学生火车票要235元,但是从拉萨到日喀则、再到江孜最后到热索,因为路远,汽车费累计要超过那张火车票。这样,回家的单程,至少也要超过600元。”
懂事的普赤认为,现在爸爸一个人要筹备四个孩子的生活费用,还要赡养爷爷奶奶,他肩上的担子太重了,她作为家里的长女,实在不忍心看到他为子女的学习生活一天一天变得苍老,而回家过年的路费无疑会是家里的经济负担,于是这份思乡之情只能化作电话两端彼此的嘘寒问暖。
这一次
学校给足路费可以回家了
今年,回家过年还是这样难吗?让普赤欣喜若狂的是,华师大通过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排摸,特地为这个7年没有回家过年的藏族姑娘准备了全额路费,这份温暖的慰藉让普赤开心至极。她私心想着,好不容易可以过上一个团聚年,应该给家人带些什么呢?
“我非常喜欢华师大,这是我第一次和汉族的学生生活在一起,我们寝室四个人,其他三个分别来自山东、东北、河南,晚上睡觉前我会教她们简单的藏语,她们也会说一些自己的方言,寝室常常夹杂着不同的方言和咯咯笑声。”普赤最开心的还是学校里可以勤工俭学,这是她第一次可以自己挣钱了。
刚进入华师大,普赤就申请了学校专门为贫困生提供的助学岗位。每周有6个小时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的活动室岗位上值班,12.5元/小时,负责学生们的活动登记和体育器材的发放。虽然是一份简单的工作,但她的同事们说普赤工作起来非常认真。
普赤到华师大后,她不再需要家里钱。学校每个月会给免费师范生600元的补助,勤工助学的岗位每个月有接近300元的收入,普赤说自己600元的学校补助主要用来每月的生活费和其他小的支出。另外学校有一个爱心小屋,可以免费申请一些学习物资。
“现在,我基本上每两个月会用我的工资给妹妹充50元的话费。”普赤谈起工资的去向时一脸骄傲的样子。“上高一的妹妹平时手机由老师保管,没什么太多话费;但高三的妹妹会经常给家里打一些电话,刚开始没电话费时她和我说不好意思跟家要,从此以后我就每两个月都给充个50元钱的话费,反正她也知道节省。”今天,又将是她勤工俭学发工资的日子,每个月的11日她都觉得特别有盼头。
如今,在普赤上大学的同时,她的两个妹妹也分别离开家乡,一个在山东省东营一中读高三,一个在江苏省奔中上高一。爷爷说家里没有文化人,只要孩子行,就一定让她们出去念书。
她说她特别憧憬她的“教师梦”,以后一定会用所学的知识去奉献给养育她的那片热土。
新年心愿
多年没回家过年 想给家人买礼物
2013年农历新年,恰逢藏族人最隆重的藏历新年,普赤终于可以回家与家人团聚。
“妈妈把我回家过年的消息告诉奶奶后,她就天天盼着我回去。”提到回家,普赤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她说这次回家还会见到很多同学。虽然寒假时间不长,她还安排了时间参加学长组织的寒假去江孜县孤儿院和养老院探望的志愿者活动,她说爷爷奶奶对她都很好,她非常希望借此机会去探望一下在养老院中的老人。“如果有可能,我也希望能多和孤儿院的孩子进行沟通,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希望他们以后能走出西藏,去外面看看。”
这么多年没回家过年,普赤想买些什么带回去给家人?她想给爷爷奶奶买一套保暖内衣,“西藏冬天天寒,希望他们能穿得暖和一些。”她还打算下了火车在西藏为父母买件衬衣。还想给妹妹们带些礼物。普赤思索着,不知道自己11日发的300元勤工助学工资够不够。
说到自己,普赤希望再经过一年的勤工俭学淘一台价格适中的电脑,“只要能上网就行,现在老师布置作业、资料都发送到公共邮箱,还有许多作业也需要电脑完成,我每次都是要到图书馆或是等同寝室同学用完电脑后向她们借,她们虽然都很愿意,但每次开口我都犹豫很久。”
《青年报》 日期:2013年1月11日 版次:A06 作者:王海滨 刘昕璐
链接:http://app.why.com.cn/epaper/qnb/html/2013-01/11/content_118392.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