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教育兴盛、人才辈出。教育也是历届全国两会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为此,《光明日报》记者采访了来自高校的四位代表、委员,请他们就如何为中国未来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谈了各自的看法和做法。全国政协委员、我校校长陈群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可以“换个思路”。

换个思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访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委员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如何实现“优先发展”“公平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记者采访了全国政协常委、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陈群委员。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教育的论述,释放出强烈的教育公平信号。
陈群委员:教育不公平主要是优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其核心还是优质教师资源的不平衡。解决这一问题,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加大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投入,更需要我们转换发展思路,寻求新的突破。“慕课”的出现,应该说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种可能的途径。
记者:您是指以“慕课”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
陈群委员:“慕课”(MOOCs)是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这种模式形式生动活泼,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做到大规模、全覆盖,实现了优秀教师和优质课程的资源共享。然而,“慕课”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发展和推广还面临诸多挑战。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慕课”需要在标准制定、软硬件建设、师资和课程、师生认可度等诸多方面加大建设和推进力度。
记者:如何切实推进“慕课”的发展?
陈群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去年成立了慕课中心,计划用两年时间,建成覆盖基础教育各学科知识点的慕课资源库,并提供免费使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在全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共享。
建议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教育信息技术的投入,让更多师生有机会接触、使用“慕课”。同时,成立全国性“慕课”建设机构,制定统一的标准和程序,把“慕课”建设与基础教育的课改紧密结合起来。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保证更多的名校、名师加入“慕课”建设,让优质课程纳入全国基础教育的“慕课”体系,以卓越的质量实现其应有的功能。
《光明日报》 日期:2014年3月9日 版次:10 作者:曹继军 颜维琦
链接: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4-03/09/nw.D110000gmrb_20140309_1-10.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