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是中国民众对高考选拔竞争程度的生动比喻。随着高考科目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制度的公平问题一再被提上议事日程。从高考移民到异地高考,因一纸户籍“绑架”的高考公平之争持续多年。中国的高考选拔制度如何改革才能更公平?6月5日,我校教育科学学院吴遵民教授应邀走进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节目直播间,与主持人黄永东、财经评论员李光一深入探讨高考改革的公平问题。

点击观看视频
年年高考年年愁,大学门槛安能过?如何改变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尤其是在边远地区、农村地区?如何化解逢考必恐的症象?吴遵民教授认为,高考承载了太多考试以外的沉重负担,如农村孩子期盼跳龙门,城市考生期待好前程。而教育导向一旦与功利挂钩,高考亦必定出现异化。高考不公平的现象,并不在于制度本身,而是在于制度背后的决策理念。在已经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今天,仍然把高考看做是人生难以逾越的难关,这只能是教育利益集团的炒作,或是社会舆论的误导。

图为节目直播现场
“作为检验学子高中阶段学业掌握程度的一种测试手段,高考要回归‘考试’的本源,严格执行考试大纲的范围,将‘学什么考什么’作为出题必须遵守的原则”,吴遵民教授坦言,“变相用难题、偏题考倒考生的现象必须予以彻底杜绝。”
吴遵民教授还建议恢复全国统一试卷的考试传统,符合应试条件的考生可以在全国任何地方、任何场所报名参加高考,并根据考试成绩及自己的喜好选择心仪的大学;而大学同样可以根据考生的申请进行自主选拔,从而使考生与学校实现双向互动,互相选择对方的局面。
来源|央视网 图片|教育科学学院提供 编辑|董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