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青年报》:华师大毕业生“梦想驿站” 让梦想去远行

2014年06月24日

毕业了,翻着手中的相簿,一张张照片承载着成功、遗憾、欢笑、泪水、感动……就像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曾经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属于校园学子的青春和过往!它们的名字叫成长。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是一个毕业的季节,沪上各大高校用各种方式纪念大学四年的青春时光。

三所高校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纪念自己的大学四年

华东师范大学:“梦想驿站”让梦想去远行

别宴已尽,离歌随起,四年前从五湖四海而来的学生们,而今又将朝天南地北而去。志盈心满的毕业生们对接下来的十年又有怎样的憧憬和规划?今年4月,华东师范大学校友会就启动了毕业生“梦想驿站”活动,提议毕业生执一封信,将心中的期待与计划存封在档案馆,让母校华师大见证他们日后的风采。

20143月至6月,活动信息经过华东师大校园网站、微博、微信、海报、宣传横幅等形式层层传递,在毕业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历时120余天,该校校友会共收集到来自2014届毕业生的800余份梦想。

有的人梦想很单纯:“吃遍天下美食”、“环游世界”;有的人梦想很具体:“非常优秀的人民教师”、“外企的高管”、“设计师”、“专业指挥”、“出高考语文试卷”;有的人梦想很霸气:“女强人”、“娶到男神”;也有的人梦想很正能量:“想十年后的自己没有让现在的自己失望”、“做一个好人”;更多人的梦想中饱含对母校的拳拳深情:“我希望十年以后能够再回到华东师大。”

希望以最古老的书信方式传递青春正能量,为即将远行的孩子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梦想驿站”活动的最初创意和构思者,华东师大对外联络处处长邢和祥这样告诉笔者。毕业生们十年后再回首,那些青春往昔仍将历历在目。

上海外国语大学:骊歌声起处,图文亮灯时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顾老师介绍说,自2009年起,图文亮灯活动已成为上海外国语大学毕业季一项具有标志意义的文化传统,在2014届毕业生即将离别母校之际,该校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连续三天每晚全楼亮灯。

据了解,除了图文亮灯的传统毕业季活动,上外还在微博上开展了“#2014毕业季#感言并晒出你的毕业照”和“毕业季明信片大猜想”的网上活动。“多年以后,晕染开来的不仅是贺岁才,还有青春年少的岁月”——来自上外学生自制水彩明信片在微博上发布,小清新的画风、年轻学子的身影、熟悉的校园建筑……这些充满淡淡离别忧伤的元素,勾起无数即将或者已经毕业的上外学子校园回忆。

2006年毕业的校友安来宁,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寄来了他的原创音乐《再见文汇路》,文汇路贯穿着整个松江大学城,从一期到四期,从上外到华政,从最初垄断整条街的安然亭麻辣烫到日后不断崛起的奶茶店,这条路也贯穿所有茸城学子们的大学生活。

“如果你经过文汇路,那里微风轻轻阳光淡蓝/多少青春仍在那里逝去,这答案还在风中飘荡/如果你能再回到那里,一年,两年或不再/记得穿上你的红格子衬衣,再看看你的脚印刻下又褪去……”歌声悠扬,安来宁说,他把这首歌送给即将毕业的学弟学妹放胆去体验全新的生活,也想把安慰送给毕业多年的同青春过的人。

上海大学:致那些书香为伴的校园时光

一张小小的便笺,一张薄薄的照片,承载的却是绽放的青春,舞动的脚步及深深的留恋……这个初夏,上海大学图书馆推出为期一个月的“致那些书香为伴的上大时光”毕业季主题活动。本次活动的负责人、上海大学信息服务中心情报咨询部主管詹华清介绍说,活动分为“心语心愿”毕业墙、“借阅历史证书制作”、“毕业生图书馆留影”、“好书漂流”、“2014年创意纪念品展示”等五个部分。

一位正在图书馆制作“借阅历史证书”同学说:“现在很多人毕业后就不读书了,我做这个不仅是要纪念我的大学生活,更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读书,我会把它放在床头。”办理证书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同学们拿到借阅证书时,甚至惊讶“自己原来这么好学啊,看了这么多书,不仅有专业方面的,也有业余兴趣爱好方面的”,同时也感慨大学历程在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由上海大学青鸟剧社改编并主演的大型毕业话剧《全民乱讲》在上大礼堂演出。话剧主演之一、校学生会副主席李骥介绍说,这出话剧的所有演员都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同学,从四月份建剧组以来,他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有的同学要准备毕业答辩,有的同学要忙工作实习……历时两个多月的排练全是用碎片时间完成的。

“我们希望坐在剧场里的同学们能跟我们一起,领略这部优秀话剧的魅力,感悟自己、反观社会,一起回味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李骥说。演出结束,台下1000多个观众送上的掌声,让他觉得在毕业之前,再一次站在舞台上发光的感觉真好。

阅读原文

来源|青年报  文字|青年报记者 徐红清  图片|青年报  编辑|聂龑龙 董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