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多个地方政府开始推行首席数据官制度,上海也在制定首席数据官制度指导性文件。一个重要任务是解决“数据孤岛”问题,打破数据资源及开发利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战、零敲碎打的碎片化模式,推进数据有序流通,释放要素红利,形成整体联动、高效协同、安全可控的数据治理强大合力。
第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培训。
目前,许多地方政府的数据人才储备不足,首席数据官运作机制不够完善,配套团队建设缺位,政务数据共享权责界定和协调较为困难。下一步,有必要加强政、产、研、学协同,加强数字化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培训力。
第二,健全数据安全及数据隐私保障制度。
政府首席数据官统筹政务数据管理,应协调好内外部数据资源,在保证数据有效管理、合理保护数据隐私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更好发挥数据效用。这需要在数据管理规制、专业技术培训、行业标准建设等方面予以跟进和配套。
第三,加快探索首席数据官评价机制。
应该说,首席数据官负责的工作内容属于新事物。怎样科学、有效开展评价,是一个有待探索的新问题。深圳、佛山、杭州高新区等地对首席数据官考核评价、绩效测评作了一些探索,但评价考核内容、手段还比较传统。适合数字化时代特点的评价内容、标准、机制等,需要加快探索实施。
阅读原文
作者丨李萌 李朔(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
题图来源丨新华社
来源丨解放日报
编辑丨赵一航
编审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