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的五点倡议之一,呼吁沿线国家与地区人民通过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建立沟通和理解。国新办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已带动沿线国家学生赴华留学,人数截至去年底达到20.7万人,同比增长13.6%。本台记者赵颖文近日采访了几位在上海深造的外国留学生,通过他们的视角来发现“一带一路”所带来的变化。请听报道:
中国是个什么样的国家?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来中国之前,这个问题还真答不好。哈萨克斯坦姑娘达纳说,在她以前的脑海里,中国就是人特别多,走在马路上都迈不开步子:
【实况:来到上海以前,我上网查过上海有多少多少人,觉得上海应该就是这样的城市。但是来到了就发现,啊,不是这样,我想错了!】
阿尔巴尼亚姑娘迪娜8年前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录取时,他们全国只有一人来中国留学。父亲放心不下陪着前来报到,两人在复旦邯郸校区一打听才得知,原来走错了地方,第一年应该去南京师范大学学语言:
【实况:我说,那南京就是在这里附近吗?因为欧洲国家很小呀!我说那应该不远吧?可以走路么?然后他看我一眼,他说,不是这么近的。】
父亲回国时嘱咐她,如果汉语太难、学业太苦就回家,未曾想迪娜在这里念完本科念硕士,如今又报考了博士研究生。她说,对于一名医学生来说,中国医院、特别是她导师所在的上海中山医院拥有丰富的病例,还能每天上手术台观摩,这些学习机会都是其他地方比不了的。同时,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阿尔巴尼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越来越多阿尔巴尼亚人来中国学习或工作,迪娜在这里不再寂寞:
【实况:这三年以来有很多阿尔巴尼亚人在上海,我认识大概就接近20个人,有些人是做生意的,读书的人比较多,很多人学金融、国际贸易,然后有三个女的学医学。以前是到10年的时候,没有,就我一个人。】
迪娜说,在北京的阿尔巴尼亚留学生更多。另外,在贸易方面,除了大量从中国进口服装,许多阿尔巴尼亚厂商还来中国定制服装的生产线。
而在中国的近邻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连接的公路、铁路都在加紧建设。在华师大国际经贸专业学习的达纳说,这些通道将把中国与欧洲联系起来,使哈萨克斯坦重新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
【实况:因为哈萨克斯坦以前也是丝绸之路的一部分,那时候我们国家的经济也是蛮好的。但是因为我们不靠海,然后开了海这个路之后我们慢慢开始落后。所以现在重新做这个项目,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
今年1月,首列从中国浙江义乌市启程的货运列车正是途经哈萨克斯坦,又穿越了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法国,最终抵达12000公里外的英国伦敦。英国人康可少年时曾在中国生活过6年、如今在复旦大学物理系进修,他说,自己的语言优势将为他带来更多机遇:
【实况:英国现在有更多的中国的企业,有更多中国建设的工厂,住在英国的中国人越来越多了,对我一个会说中文的英国人,将来工作就会产生更多的机会。】
康可还发现,她姐姐工作的小学已经把汉语列为必修课:
【实况:很多小学都开始教了。(普通的小学吗?)对,就普通的小学。(是整个学校的必修课还是选修?)必修课。现在可能英国的校长看到一带一路计划给英国带来了很多投资,觉得英国人应该多学点中文。】
记者|赵颖文
来源|东广新闻台-990早新闻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