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2017中国品牌科学与应用论坛暨全球品牌战略国际研讨会”在该校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的近二十位学者、企业代表围绕“国家品牌战略新纪元”的主题,探究国家品牌与商业品牌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探讨中国企业如何由“大”变得“伟大”,探寻文化自信带给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新机遇。
在研讨会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郭晓凌教授从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尊的角度,探讨国家品牌的本土化与全球化,作了题为“文化自信、文化自尊与国家品牌”的主题演讲。郭晓凌教授认为中国消费者已由崇洋媚外逐渐转变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以至于产生文化自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品牌可利用全球品牌资产、融入中国本土优秀的文化资源和外国优秀的文化资源等来打造全球品牌。
英国华威大学商学院王青教授分析了奢侈品行业状况,最新趋势及国际时尚奢侈品品牌的发展途径,总结了传统奢侈品品牌和数字奢侈品品牌的七大不同属性。以此为基础,她认为中国奢侈品品牌可以借鉴国际顶级大牌的发展经验,考虑新科技给奢侈品品牌带来的创新性,此外还需要扎根于优秀的传统本土文化,创东方网记者刘晓晶、通讯员黄海洋、吴雨晴12月19日报道:日前,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2017中国品牌科学与应用论坛暨全球品牌战略国际研讨会”在该校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等的近二十位学者、企业代表围绕“国家品牌战略新纪元”的主题,探究国家品牌与商业品牌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探讨中国企业如何由“大”变得“伟大”,探寻文化自信带给中国品牌全球化的新机遇。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教授、江南大学商学院院长滕乐法教授探讨了外国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应如何有效选择代言人。他指出并不是选择中国代言人或外国代言人就可以提高品牌资产,企业需要考虑消费者感知自我类型、代言人类型和品牌类型等因素的影响效应。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汪荣明教授表示,本次论坛在“中国品牌日”元年的背景下探究商业品牌与国家品牌如何相互促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与我国供需结构升级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高度一致。在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国家品牌战略与中国品牌全球化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阅读原文
记者|刘晓晶、黄海洋、吴雨晴
来源|东方网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