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华东师范大学党校充分发挥党校姓党的优势,紧密结合学校“双一流”建设,注重学习的即时性、全面性、系统性和实效性,通过“六学”方式,迅速在校内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
收看现场直播“零时差”学
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党校组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和海外留学归国人员高级研修班学员认真收看十九大开幕式直播,第一时间推动十九大精神进培训班课堂,使学员们直观感受到会场盛况。听完报告后,党校通过课堂交流与微信平台的方式,与学员们展开了线上线下的互动交流。学员们振奋不已,争先恐后谈心得体会,气氛热烈。“零时差”学增强了学员的现场参与感,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开展分类培训“专题化”学
党校在原定班次的基础上,积极筹办各类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如聚焦“立德树人”举办高层次人才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和辅导员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聚焦“从严治党”举办教工支部书记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聚焦“课程思政”举办马克思主义学科教师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等,根据培训班学员的特点分类设置学习十九大精神课程方案,将十九大精神的学习落细、落小,落实。
组织辅导报告“专业化”学
党校立足高校特点,开设系列辅导报告,从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专业解读十九大精神。从宏观层面,邀请市委党校、市委巡视组的专家、领导,深刻解读十九大精神和党章,使学员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丰富内涵。从中观层面,由党的十九大代表徐川同志作“信仰与时代精神”辅导讲座,精彩阐释高校“立德树人”丰富内涵;从微观层面,校党委书记、副书记、副校长等校领导结合学校实际,围绕“高校内涵发展:一流学科与一流人才”作十九大精神辅导报告或主题研讨,使学员全面、系统、准确领会十九大精神,真正学深悟透,学懂弄通。
重走红色路线“体验式”学
为了增强十九大精神学习的生动性,提升学习感染力和吸引力,党校积极推动体验式和现场式学习。邀请虹口记忆传讲工作室首席传讲人张家禾同志开展“多伦路的红色记忆”现场教学;组织学员参观一大、二大会址,通过重走“红色路线”,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使学员身临其境感受中国共产党义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谱写的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奋进的力量,激励学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强化案例教学“研究式”学
为了以“案”促学、以“研”引学,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党校针对教师、辅导员、后勤中层干部培训班学员,分别以“一流大学教师如何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言传身教”“如何做好新时代学生思政工作”“如何做好新时期后勤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育人水平”为主题开展案例教学,经过前期“确定主题-草拟提纲-分工调研-集体讨论-案例撰写”五个环节,通过现场“报告-答辩-提问-点评”四个步骤,推动学员主动研究、积极反思、厘清思路、探寻答案,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中使十九大精神的思想精髓与核心要义入脑入心入行。
坚持两个导向“接地气”学
党校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倡导 “三个一”,即“一个问题、一个案例、一条建议”,鼓励学员带着问题学、推动工作学,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转化为推动各项工作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如开展“三个一”与校领导对话活动,每位学员提一个问题、供一个案例、想一条建议,以问题为导向,通过答疑解惑、听取建议,推动学员与校领导互动交流;开展“三个一”提案活动,将“一个问题、一个案例,一条建议”形成规范文本,最终转化为学员的学习成果,鼓励学员立足岗位贡献智慧、群策群力、争创一流。
阅读原文
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
编辑|吴潇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