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人民政协报丨鞠玉翠:把抗疫当作一场人人都要作答的考试

2020年02月26日


  命题中如何设置恰当的真实情境,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是当前考试命题和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场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大事件,给每个人出了考题,是真实情境题,而非虚拟的题目,并且几乎没有人能置身事外。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答卷,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现自己的综合素养与关键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以便加以改进,包括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以及作为一般公民的基本素养:如,对公共事务的责任感,对他人的关切,对个人言行的自律,分辨和判断庞杂信息的能力,时间管理能力,让自己和周围人的生活更加丰富有趣的能力,调节消极情绪的能力,甚至基本的卫生习惯等等。只有认真对待这场考试,做好力所能及的该做的事情,并及时查漏补缺,改正错误,弥补不足,才能更快地战胜疫情;越是能够有意识地把这考试也当作教育过程,不断检视自身的长短优劣,进而扬长补短,我们越是能够在抗疫的过程中学会健康成长。

  灾难绝非人之所愿,但抗击疫情、抵抗灾难的过程,给我们提供了亲历的、鲜活的、复杂的、令人难忘的教育资源。逆行者、捐赠者……无数感人的故事,就发生在眼前。而且每个故事都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让我们如此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坚韧、复杂与可贵,让我们虽在物理空间上隔离,但在心理空间上更近,让我们照见自己、珍惜自己、完善自己,关爱他人、理解他人、宽容他人。

  对于同样的事情,许多不同的描述、不同的观点,让我们感受到审慎判断的重要,也给我们机会运用这些素材学习判断:考察证据,考察逻辑,考察视角和立场,考察蕴含的情绪情感与立意……由此得出尽可能有根有据的判断,也学着尽可能有根有据、合情合理地说话、做事。当然,很多时候我们缺乏必要的信息、知识,因此要明白自己的局限,愿意向专业人士请教,愿意多听、多学、多思……

  面对从未经历过的“隔离”生活,在没有他人为我们制定时间表的时候,如何在斗室之内仍然让日子“有为、有守、有趣”的生活?我们拥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我们从而有机会锻炼自我管理能力:我想做什么、我该做什么、我做了什么,这体现了我们的愿望、期许、趣味和能力。在家办公、在家上学,高质量地做好分内之事;有规律地作息,利用闲暇关注时事、读书、健体、观影看剧、制作美食、静思,保持生活的丰富……

  疫情无情地打破了安稳的日子,而抗疫的过程,却也给我们竖起了镜子、立起了榜样、提供了试题、供给了资源……善加利用,则会收获成长。


阅读原文


作者鞠玉翠(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学生发展指导研究中心主任)

来源丨人民政协报

编辑丨郑海容

编审丨戴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