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媒体关注丨“普通话空中教室”惠及三区三州 扶贫先扶智种下教育“种子”

2020年06月12日


  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上海市教委教材语管处的指导下,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幼儿园普通话“种子”教师培训项目近日在华东师范大学启动。考虑到疫情防控,培训方式一改以往的线下授课,转变为了线上课程。培训省份、教师数量、课程时间都有所增加,以教育扶贫促进当地发展。



  记者了解到,本次培训原定计划邀请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青海等地500名教师参与。在改为空中教室后,培训省份由5个增加到6个,加入了新疆,教师数量也从500名提升到700名,时间从7天延长到10天。华东师范大学负责课程平台建设,上海市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中心提供专家资源。值得一提的是,参加此次培训的700名教师都是从深度贫困地区选拔出来的幼儿园骨干教师,普通话在二级乙等及以上,经过培训后,他们也将成为当地轮训授课师资,发挥“种子”作用,惠及更多学生。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对此表示:“大面积的来提升,尤其是改变贫困地区的幼儿园教师普通话的应用水平能力,解决这么一个短板问题,通过他们教师让更多的贫困地区小孩,满足他们想学好普通话的这种强烈要求。”

  据悉,在本次培训之外,52个未摘帽贫困县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项目,也在今年5月正式启动,全国50所高校将参照华东师大模式开展培训。



阅读原文


来源丨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

编辑丨李梓昕

编审丨戴琪


更多阅读:

上海教育电视台丨“普通话空中教室”惠及三区三州 扶贫先扶智种下教育“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