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想要找的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栏目 / 正文

媒体关注丨没有开幕式、闭幕式和领导讲话,这场“三无”论坛却吸引了10万人次参与

2020年11月04日


  没有开幕式,没有闭幕式,也没有领导讲话,在一天半的时间里,分别由国内17所高水平教育学教学科研单位主持的17场高质量平行论坛密集进行。这场“三无”论坛就是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华东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

  该论坛由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日报教育研究中心共同举办。

  为了提高交流的效果,论坛以讲求实效为原则,取消了大会开幕式、领导讲话、闭幕式等环节。会议第一天上午仅安排了半个小时的第四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颁奖典礼并作为开幕式。

  随后设置了17场平行分论坛,分别由国内17所高水平教育学教学科研单位主持;42家教育学高水平期刊担任论坛学术支持单位,33家期刊派出代表参加了线下“期刊与作者面对面”主题沙龙,分四组与教育学人进行对谈,共同探讨并推进扎根中国大地的教育实证研究。各平行分论坛的组织方式由分论坛主持单位自主决定,以论坛的高水平和交流质量为前提,不强求一致,但求各有特色。

  所有平行论坛的演讲嘉宾和报告人由分论坛主持单位特别邀请和从会议投稿中遴选。各分论坛的特邀演讲嘉宾少而精,使得投稿人可以有更多机会在会场上作学术报告,增加了与会学人的实质参与感。

  本次论坛同时组织开展了第四届教育实证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组委会通过对71家单位推荐的324篇学术论文、141篇学位论文进行三轮评审并公示,最终评选出10篇优秀学术论文和10篇优秀学位论文。论坛主席袁振国教授与宁波睿易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建宇先生共同为获奖者颁奖。


颁奖典礼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实证研究成果奖由教育学教学科研单位、学术期刊等第三方推荐,无需成果作者本人申请,评选过程以研究成果的质量为依据,严格按照学术标准和规范进行。有获奖代表感言:“教育实证研究成果奖是教育学人自己的成果奖,感觉特别纯粹和荣耀”。

  袁振国教授在致辞中回顾了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举办六年来推动实证研究从少到多,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迈进的历程,提出从“更具有思想性和前瞻性”“更具有理论概括能力”“更多体现价值理念和追求”“更多形成系统设计和整体布局”的方向,加强教育实证研究。


袁振国教授致辞


  本次论坛共收到会议论文投稿610篇,会议报名3937人,获邀线下参会人员800人。17场平行论坛共有287人次进行了主题报告。





分论坛交流


  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论坛首次采用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在控制线下参会规模同时,组建了由17位技术专家构成的直播团队并得到了CCtalk实时互动教育平台的友情支持,通过线上直播扩大论坛受益面,共计约10万人次参加了线上讨论。

  10月31日晚,论坛“期刊与作者面对面”主题沙龙活动火热进行。33家高水平教育学期刊的嘉宾分四组,与作者开展对话,共话新时代中国教育实证研究人才培养、高水平教育实证研究及其成果发表、推广。


主编面对面-文附楼118

主编面对面-文附楼218

主编面对面-逸夫楼报告厅

主编面对面-科学会堂


阅读原文


记者丨吴华

来源丨第一教育

编辑丨李梓昕

编审丨戴琪


更多阅读:

人民日报客户端丨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华东师大举行

中国新闻网丨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丨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科学网丨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央广网丨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沪举行

新民晚报丨中国教育研究聚焦课堂一线实证

话匣子丨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

东方网丨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沪举行

上海热线丨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华东师大举行

上海科技报丨第六届全国教育实证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