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的辽宁活动周,使得世博会辽宁馆的参观人数剧增。在上海世博会争奇斗艳的珍品中,“世界上第一只鸟――中华龙鸟化石”、“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化石”,十分夺人眼球,堪称无价之宝。
这几天的辽宁活动周,使得世博会辽宁馆的参观人数剧增。特别是两件镇馆之宝更是让人叹为观止。一件是“世界上第一只鸟”的化石,另一件是“世界上第一朵花”的化石。那么,观众们又能从这两件稀世珍宝中品悟出些什么呢?
首次向公众展示
或许,很多人只知道辽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但辽宁馆馆长张喜柱自豪地向参观者介绍说,辽宁还是“世界上第一只鸟飞起的地方”,是“世界上第一朵花绽放的地方”。在上海世博会争奇斗艳的珍品中,“世界上第一只鸟――中华龙鸟化石”、“世界上第一朵花――辽宁古果化石”,十分夺人眼球,堪称无价之宝。在参展上海世博会之前,这两件珍宝一直存放在当地的研究机构中,从未对外展出过,因此,这次来上海参加世博会,也是它们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张喜柱说,为让这些化石在上海世博会上展出,仅保险费就高达2000万元。
发现过程颇传奇
据介绍,这两件珍宝的被发现颇为传奇。1996年8月,辽宁省的一位农民捐献了一块化石标本,它体态很小,但形似恐龙,从头部到尾部都披覆着象羽毛一样的皮肤衍生物。科学家们经过仔细鉴定,确认这是最早的原始鸟类化石,这种鸟生存于距今1.4亿年前的白垩纪,被命名为“中华龙鸟”。当时,这个发现曾震动了全世界的古生物研究界。
同样令人惊叹的还有“辽宁古果”。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早的被子植物,生长于1.45亿年前的“显赫”出身,注定了它的不寻常。100多年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曾因找不到被子植物的祖先类群和早期演化的线索而感到困惑不解,称之为“讨厌之谜”。而“辽宁古果”的出现,被国外科学家预言为“离最终解开达尔文之谜不远了”。
中国辽宁的这两样重大发现,立时引起了国际的关注。美国的《科学》杂志和《国家地理》杂志相继率先作了报道。
与自然和谐相处
华东师大植物学教授王幼芳说,与“辽宁古果”的问世几乎同时代,地球上开始陆续诞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植物花卉。从地球与人类的进程来看,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不仅美化了生活,还通过呼吸作用维持了自然界的碳氧平衡,因此,“爱护树木花草,不破坏绿化植被,应当成为现代人的最基本素质之一。”
“不仅世界上第一只鸟从中国起飞,而且上海也与鸟类渊源颇深。”华东师大鸟类专家唐思贤说,史料记载,上海迄今共发现过400多种鸟类,但现在常见的或能偶尔看见的仅剩200多种了。“鸟是最敏感的指示动物,它的存在与消失能灵敏地指示出环境质量的变化,所以,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与鸟和谐相处,也应当是此次世博会留给人们的一个重要课题。”
《新民晚报》 日期:2010年6月4日 作者: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