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叶德磊
上周五公布的美国8月就业数据给经济形势蒙上一层阴影,而美债危机仍在发酵中,美国政府能否在今年冬天达成可信的削减赤字方案依然是个未知数。
美国债务危机源于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宏观层面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不惜实施赤字财政,以政府的庞大财政支出来刺激经济,运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利用美元的国际地位向其它经济体转嫁财政负担。
美国的财政支出相当一部分流向社会福利开支和军费开支。由于选票的原因,社会福利开支呈现高度刚性,很难减少。由于美国军火商的游说和美国对于国际警察角色的价值性偏好,军费预算的压缩也不容易。特别是自越战后美国尝到了海外军事干预的甜头,既输出了它的价值观念,又带动了美国军火工业的发展,还可捞取战后重建的工程承包,稳定海外的战略资源供应,并且可强化美元的国际地位。美国似乎越来越陶醉于这种“美元+美军”的战略构架模式。由于美元资产的强大的国际需求,美国醉心于向全球举债,然后动辄开动印钞机,玩弄债务国攫取债权国利益的金融游戏。但因为短期内美元的国际地位还很难撼动,游戏玩上瘾的美国不会轻易戒瘾,除非有越来越强大的外部约束。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一些学者对此的反思是,应该加强政府干预,甚至明确推崇凯恩斯的经济干预主义。因为在他们看来,次贷债的高风险设计及其泛滥说明了政府的监管和干预不力。现在看来,这种反思结论是很有问题的。美债危机实际上是2008年危机的延续,在经济学指导思想上是实行凯恩斯主义的恶果。凯恩斯主义经常会形成这样的循环:增加投资以刺激经济,但增加投资形成的供给又需要更多的投资来消化,所以要继续更多地增加投资……或者增加投资和消费来刺激经济,需要举债,债务到期要偿还,只好借新债……因此,只有抛弃凯恩斯主义,美国经济才能跳出这种循环,但美联储表示将把超低利率水平一直保持到2013年年中,显示对美国经济前景相当不乐观,反映当前美国经济和金融的自我修复能力已面临挑战,加上欧洲前景不确定性,将对我国经济政策调整带来挑战,A股探明底部可能还需一段时间。
《新闻晨报》 日期:2011年9月7日 版次:A34 作者:叶德磊
链接: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cb/html/2011-09/07/content_6513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