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中法科技合作交流,助力能源化学与磁共振技术持续发展,11月14日下午,中法能源化学先进磁共振联合实验室在华东师范大学揭牌。

在中国科技部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支持下,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尔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成立“中法能源化学先进磁共振联合实验室”,旨在依托三方在固体核磁、能源化学与先进计算等领域的合作基础,构建高水平的国际科研合作平台。
联合实验室将聚焦磁共振技术发展、能源/化学/材料的结构解析与机制研究,推动科研资源共享、团队协同攻关、青年人才与学生培养,促进双方在国际重大科研计划中的深度合作,进一步提升中法双方在全球相关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中法能源化学先进磁共振联合实验室揭牌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代表处主任Fermin Cuevas,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科学事务专员Alan Ségur,法国里尔大学教授Olivier Lafon,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邓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蒯曙光、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院长武海斌、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教授胡炳文共同为“中法能源化学先进磁共振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由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姚叶锋主持。

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施国跃致辞
活动伊始,施国跃在致辞中向远道而来的法国嘉宾表示欢迎。他指出,华东师大对法合作历史悠久,成果丰硕。当前,中法三方基于在磁共振与能源化学领域的深厚合作基础,联合成立国际合作实验室,为学校中法合作添砖加瓦。他指出,中法三方的合作历史已逾二十年,长期以来形成了内容扎实、成果丰硕的协同研究格局。三方团队在能源化学的不同方向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在高分辨固体核磁共振、催化剂结构演化机制、电池机制研究等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强调,此次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源自中方(华东师大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和法方(CNRS、里尔大学)在磁共振技术及能源化学研究上的高度互补性,联合实验室将围绕催化与能源重大科学问题,发展高场固体核磁、原位磁共振等关键技术,构建中法更加紧密的科研合作机制,并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及科研攻关等方面持续推动实质性合作。他表示,希望联合实验室立足双方深厚的合作基础,持续在关键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努力建设成为引领中法科技协同创新的示范性平台。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代表处主任Fermin Cuevas致辞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中国代表处主任Fermin Cuevas在致辞中回顾了三方合作近二十年的深厚基础,指出此次揭牌不仅是合作深化的新起点,更是长期信任与共同努力的成果。Cuevas表示,三方通过科研访问、博士联合培养、双边合作项目等形式持续深化交流,已取得丰硕成果。同时他指出,当前全球正面临能源转型、材料绿色制造及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性挑战,相关科学问题的突破需依托磁共振技术在微观机制解析与材料创新方面的关键支撑。此次联合实验室整合三方优势资源,将为中法科研团队提供国际一流的合作平台,为推进相关领域科学前沿作出更大贡献。Cuevas表示,希望联合实验室在未来不断强化中法青年学者的双向交流和协同培养,为两国科研团队构建更加长效的合作机制,使科学探索的共同理念得以持续深化,推动创新发展。


中法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炳文、法国里尔大学教授Olivier Lafon发言
中法代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炳文、法国里尔大学教授Olivier Lafon具体阐述了联合实验室的基本架构与协作模式。双方一致表示,应对能源转型与材料绿色发展等全球性挑战,亟需依托磁共振技术破解关键科学问题。他们共同展望联合实验室成为中法科技合作的典范,为前沿科学探索和卓越人才培养注入持久动力。
紧接着举行的中法学术报告会进一步拓展了双方的深度交流。来自中法双方的专家学者围绕高场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分子结构精准表征、电池体系原位监测以及先进计算方法、多孔材料里的缺陷等前沿主题作学术报告,与会教师现场展开热烈讨论。此次学术交流不仅展示了中法团队在能源化学与磁共振方向的最新进展,也为联合实验室未来的研究布局提供了重要启示。

法方代表参观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实验室
揭牌仪式后,法方代表一行参观了华东师范大学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实验室,实地了解我校在磁共振仪器研发、分子成像技术及能源材料表征等方面的研究布局与设备平台建设情况。双方围绕磁共振设备以及相关科研成果进行了交流,为以后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合影留念
中法能源化学先进磁共振联合实验室的成立,是三方在长期科研互信与合作基础上迈出的重要战略性一步,标志着中法在能源化学与磁共振科学合作领域正式进入系统化、常态化、深度化的新阶段。该平台的建成,将有效集聚两国优势资源,推动磁共振技术创新、能源材料机制研究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构建国际一流科研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面向未来,联合实验室将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全球科学前沿为牵引,持续深化中法双方科研团队的协同创新,打造开放共享的国际合作网络,培养具备跨学科视野的高水平青年人才,为能源绿色转型、材料创新突破及科学技术进步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丨医学磁共振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院、国际交流处 文丨丁熙 图丨濮晓松、谢一菲 编辑丨刘子衿 编审丨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