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典思贤”读书会是一个研读中国优秀文史典籍的读书会,参加者大多为30岁至40岁的青年白领和企业主管。国庆长假期间,“读典思贤”请来一位在大学研究古典文学的专家,就司马迁的《史记》在当下的阅读意义进行解析...
2016-10-08这个国庆节,年过七旬的中科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褚君浩,还要和课题组的年轻人一起讨论课题。这学期开始,他每周给三年级的本科生上一次“物理电子学前沿讲座”课,研究生可以参加旁听。这是褚...
2016-10-05艺术家管齐骏于中华艺术宫谈画中红楼、艺术家丁筱芳在刘海粟美术馆谈中国画的创作之路、瑞士著名平面设计师乔纳斯·维格利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谈书籍装帧设计……国庆长假期间,有10多场艺术讲座于上海的各大艺术展馆...
2016-10-04位于上海西北角的嘉定区南翔古猗园,原名“猗园”,取自《诗经》中“绿竹猗猗”一句。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更名“古猗园”。清代末年的南翔古猗园 本图是清代末年的南翔古猗园,吸引着本地的文人墨客。如今,...
2016-09-30近日,由上海社科院近代上海史创新型学科团队、日本兰心大戏院研究会、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主办的“文化空间与文化融汇——上海都市文化历史演进暨兰心大戏院1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会上,华东师范大学杨...
2016-09-309月28日,钱谷融先生度过了自己的99岁寿诞。 这位被大家呼之为“神仙”的老学者、老教授,说起自己人生经历时最常用的词,是“无能懒散”。 然而,只要钱先生坐在那儿,即使不说一句话,人们从他永远仿佛孩童般...
2016-09-30为了纪念茅盾诞辰,上海的青年导演根据茅盾同名小说重新拍摄了电影《春蚕》。这样的艺术尝试,显示了今天的艺术家们的思考与选择。上世纪30年代,剧作家夏衍曾将茅盾的《春蚕》改编成电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夏...
2016-09-28“2016年北方航道七国国际会议”27日起在此间举行。来自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韩国、挪威和德国七国以及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与全球研究所的共30多位学者专家将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期间共同聚焦“欧亚大陆与亚太地...
2016-09-28在上海自贸区挂牌成立三周年之际,9月26日,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三周年高层专家论坛”。来自上海市高校科研院所自贸区研究专家,就自贸区三周年来取得的...
2016-09-28对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人而言,“教育公平”首先不是理论问题,也不是政策问题,而是生存问题,不仅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更与国人的生存质量和中国的未来发展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然而,教育公平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
2016-09-27